[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软核处理器的移动存储卡读写方法及文件升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4976.4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99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饶兴;黎国进;周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黎慧华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处理器 移动 存储 读写 方法 文件 升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软核处理器的移动存储卡读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约定的物理分区地址将文件数据写入移动存储卡物理地址,并将物理分区信息表写入移动存储卡的固定地址;(2)通过软核处理器读取移动存储卡内的物理分区信息表,获取移动存储卡物理分区地址数据的更新信息,文件的大小和地址;(3)根据移动存储卡内的物理分区信息表,读取相应物理地址的数据并存储;(4)将上述存储的数据写入第一存储介质中;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软核处理器的移动存储卡文件升级系统,包括移动存储卡控制单元、第二存储介质读写控制单元和第一存储介质读写控制单元;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这种移动存储卡读写方法及文件升级系统,实现无文件系统的软核处理器对移动存储卡文件数据的读写及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存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软核处理器的移动存储卡读写方法及文件升级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的Nios II软核处理器不提供类似windows或Linux的文件系统,没有通用的驱动程序来将文件系统的逻辑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因此,软核处理器只能对移动存储卡的物理地址进行读写操作;而通过对物理地址分区来规划文件数据在移动存储卡内的存储位置,可以解决软核处理器对移动存储卡内文件的读写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软核处理器的移动存储卡读写方法及文件升级系统,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移动存储卡进行物理分区并规划文件数据在移动存储卡的存储位置,实现无文件系统的软核处理器对移动存储卡的读写。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软核处理器的移动存储卡读写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约定的物理分区地址将文件数据写入移动存储卡物理地址,并将物理分区信息表写入移动存储卡固定地址;
(2)通过软核处理器读取移动存储卡内的物理分区信息表,获取移动存储卡物理分区地址数据的更新信息、文件的大小和地址;
(3)根据移动存储卡内的物理分区信息表,读取所述移动存储卡物理地址内的数据并存储。
优选地,上述基于软核处理器的移动存储卡读写方法,所述步骤(3)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4)将上述存储的数据写入第一存储介质中。
优选地,上述基于软核处理器的移动存储卡读写方法的步骤(3)中,采用动态存储器存储从移动存储卡内读取到的数据。
优选地,上述基于软核处理器的移动存储卡读写方法,其步骤(3)具体如下:
软核处理器根据移动存储卡内的物理分区信息表,从不同的物理地址分别读取文件配置信息、时序信息、功耗信息以及图像数据文件;并将读取到的上述数据通过Avalon总线写入到动态存储器。
优选地,上述基于软核处理器的移动存储卡读写方法,其步骤(4)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读取设备上电时获取到的文件配置信息,当在所述文件配置信息中识别到FPGA镜像升级标志,则通过软核处理器将FPGA镜像文件从移动存储卡中读取出来,并通过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写入到第二存储介质中;设备上电时,通过CPLD将存储在第二存储介质中的FPGA镜像文件读出后加载到FPGA中;
当在所述文件配置信息中识别到时序信息、功耗信息以及图像数据文件的升级标志,则通过软核处理器将所述时序信息、功耗信息和图像数据文件配置给FPGA。
优选地,上述基于软核处理器的移动存储卡读写方法,物理分区地址约定的内容包括起始扇区、扇区大小以及可存储的文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49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数据向云端迁移时的数据中心的选择方法
- 下一篇:数据处理系统及其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