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电池组的组合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3286.7 | 申请日: | 2016-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22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谢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惠华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17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电池组 组合 连接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动力电池组的组合连接结构,其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散热效果佳,可靠性好,包括呈规则排列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单体电池的上端和下端的金属连接板,所述金属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单体电池外形相匹配的金属固定套,所述单体电池的正极端和负极端能够分别插装在所述金属固定套中,所述单体电池的正极柱和负极柱分别与所述金属连接板接触实现所述单体电池的串并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动力电池组的组合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中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整车性能的好坏。现有技术提供的电池组或者电池模块,为了达到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目前大容量动力电池组一般是将多个单体电池并联来满足容量需求,并联后还需要将电流汇集后再进行串联来满足电压需求,以达到电动汽车的动力要求。
当动力电池组中的单体电池的数量较多时,电池组在使用过程中的散热就成为问题,现有的用于组合连接单体电池的连接固定装置通常为塑料制成,塑料材质散热效果差,热量的积累会给电池组的正常使用带来负面影响;此外现有的动力电池组结构也还在需要设置电极连接片连接单体电池,使得动力电池的结构复杂化,汽车在移动行驶的情况下,要求动力电池模块的各个电池单体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现有动力电池组的塑料结构稳定性较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由于震动摩擦导致的塑料连接结构损坏会引起电池模块的开路甚至短路造成发热起火,发生意外时塑料结构防爆性能差,安全系数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动力电池组的组合连接结构,其结构简单,稳定性可靠性好,防爆性能好,散热效果佳,安全系数高。
动力电池组的组合连接结构,包括呈规则排列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单体电池的上端和下端的金属连接板,所述金属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单体电池外形相匹配的金属固定套,所述单体电池的正极端和负极端能够分别插装在所述金属固定套中,所述单体电池的正极柱和负极柱分别与所述金属连接板接触实现所述单体电池的串并联。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固定套与所述单体电池间隙配合,所述金属固定套与所述单体电池之间的缝隙内填充有灌封胶。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固定套与所述金属连接板一体成形。
进一步的,插装在所述单体电池上端的金属固定套和插装在所述单体电池下端的金属固定套配合能够将所述单体电池封闭在所述金属固定套内,套装在同一个所述单体电池上的两个所述金属固定套之间设置有绝缘环。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连接板和所述金属固定套均为铝或铝合金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连接板和所述金属固定套均为铜或铜合金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连接板和所述金属固定套均为镀镍钢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连接板和所述金属固定套均为Cu-Ni、AL-Ni、Cu-Fe-Ni或Al-Fe-Ni复合材质。
进一步的,当金属连接板和所述金属固定套均为铝或铝合金材质,金属连接板上对应所述金属连接套位置处设置有通孔,所述金属连接板的外侧表面对应所述通孔复合电极连接层,所述电极连接层对应在所述通孔内的部分冲压形成电极连接端。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连接端包括熔断部和电极连接部,所述熔断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电极连接部的宽度,所述熔断部的宽度为1-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惠华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惠华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32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