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麝源性成分的PCR检测引物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0791.6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5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邵建宏;罗宝正;薄清如;赵福振;沙才华;廖秀云;王小玉;徐海聂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志强 |
地址: | 51901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麝源性 成分 pcr 检测 引物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麝源性成分的PCR检测引物及检测方法。所述引物对的序列为:F‑primer:TGGAGCTTTAACTAACTAGCCT;R‑primer:TGGATCAATGAGCGATATTGTG。本发明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麝线粒体DNA(mtDNA)序列,在其高度保守区域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实验结果表明该引物特异性较好,对麝样品均能进行特异性扩增,对其他动物样品(包括鹿科动物)均未见特异性扩增,且灵敏度较高,能检测到的最低质粒拷贝数量级为102拷贝/μL。本方法可应用于市场上常见麝源性成分的快速鉴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麝源性成分的PCR检测引物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中国动物分类代码(GB/T 15628.1-2009),麝属于哺乳纲偶蹄目麝科麝属,具体分为:林麝,马麝、黑麝、喜马拉雅麝和原麝,有资料将其归入鹿科中的麝亚科。麝是亚洲东部的特产物种。从生活于寒冷地带的雄麝生殖腺提取的麝香,内服能刺激中枢神经、破血、化瘀,外用能镇痛、消肿,是极为名贵的中药和香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20世纪中叶以来,因麝香需求量的急剧增加,麝香价格的快速上升,导致麝科动物被过渡捕杀、盗猎,野生麝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国家林业局令第七号,我国于2003年将麝科所有物种纳入国家一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组织也将麝列入渐危物种。为了加强对麝类的保护,鉴别麝香的真伪,限制其非法贸易,建立一种更加合适的对来源于麝的可疑样品的DNA检测方法是必需的。目前对麝及其产品的DNA研究主要集中在DNA的提取方面,对麝及其产品市场所需的总类成分DNA检测与鉴定技术(非鉴定到种)的研究还较为少见,对麝香的真伪鉴定也只局限于简单的显微镜观察比对法,尚无用于鉴定麝源性成分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麝源性成分的PCR检测引物对、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检测麝源性成分的PCR引物对,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组是根据麝线粒体DNA序列设计的。
作为优选的,所述引物对的序列如下所示:
F-primer:5’-TGGAGCTTTAACTAACTAGCCT-3’(SEQ ID NO.1);
R-primer:5’-TGGATCAATGAGCGATATTGTG-3’(SEQ ID NO.2)。
一种麝源性成分的PCR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取样品DNA作为扩增模板,麝样品DNA为阳性对照;
(2)以如下所示的引物对进行PCR扩增:
F-primer:5’-TGGAGCTTTAACTAACTAGCCT-3’(SEQ ID NO.1),
R-primer:5’-TGGATCAATGAGCGATATTGTG-3’(SEQ ID NO.2);
(3)对PCR产品进行凝胶电泳,根据电泳结果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麝源性成分。
50μL PCR反应体系的组成为:2×Taq PCR Master mix 25μL,10μmol/L上下游引物各2.0μL,DNA模版4.0μL,补水至50μL。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未经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07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鲬和李氏*的快速鉴别试剂盒及鉴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茎环结构组合探针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