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效脱氧组合干燥剂配方片材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9187.3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17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云 |
主分类号: | B01D53/28 | 分类号: | B01D53/28;B01D71/36;B01D67/00;B01J20/22;B01J20/3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4 | 代理人: | 徐萍 |
地址: | 213017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效 脱氧 组合 干燥剂 配方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燥剂配方片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长效脱氧组合干燥剂配方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的建设的广度和力度的加大,许多封闭壳体式的ECU精密电子控制单元和显示器市场需求巨大,ECU精密电子控制单元和显示器内部的有机或无机材料制成的多层多功能组合的线路板对其壳体内的微水份和内部的氧气含量有着很高的要求,当这些封闭壳体内的微水份和内部的氧气含量达到一定含量后,其内部的有机或无机材料制成的多层多功能组合的线路板就会被氧化或锈蚀,使得有机薄膜与电极劣化接触不良,导致这些装置性能不能有效发挥或显示不清。其次外部环境的水蒸气压强大于ECU精密电子控制单元和显示器壳体内部压强,导致外部水蒸气在密封结构处、壳体材料分子结构空穴、微间隙处向壳体内渗透,目前解决这些微水份的方法常见的有无纺布包覆干燥剂袋或压实的片状干燥剂,上述这些干燥剂在振动时会有粉尘污染其内部封装元件和干燥效果的短时性;难以满足ECU精密电子控制单元和显示器寿在命期内性能可靠性和有效发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长效脱氧组合干燥剂配方片材及其制造方法,使得封闭壳体式的ECU精密电子控制单元和显示器内部有害的氧气和微水份得到长效控制,使得ECU精密电子控制单元和显示器的寿命期内可靠的工作,发挥出应有的性能;且该脱氧干燥片材也可广泛的用于食品和药品不变质的密封包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长效脱氧组合干燥剂配方片材,包括:微孔薄膜层和干燥剂微颗粒胶粘层,所述的微孔薄膜层的一面上涂布有干燥剂微颗粒胶粘层,所述的干燥剂微颗粒胶粘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干燥剂微粉65~90份、二氧化硅微粉5~15份和高分子聚合物胶水10~20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微孔薄膜层为膨体聚四氟乙烯膜层。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干燥剂微粉按重量百分比计算,由下列原料组成:铁系脱氧剂5~30%、氧化钙0~50%、氧化铝0~50%、氧化镁0~50%、氧化锶0~50%、氯化镁0~50%和活性炭余量。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干燥剂微颗粒胶粘层的厚度为0.1~7mm。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高分子聚合物胶水为无水聚氨酯胶水。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二氧化硅微粉的粒径为0.01~0.05mm。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长效脱氧组合干燥剂配方片材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微孔薄膜层的制造;
(2)微孔薄膜层脱氧除湿处理:微孔薄膜层工艺准备,放卷,分切成带状,收卷,膜卷筒放入铝箔口袋,抽真空,封口,转入下工序;
(3)干燥剂微颗粒胶粘剂的配制:按照重量配比将干燥剂微粉、二氧化硅微粉和高分子聚合物胶水搅拌均匀制成干燥剂微颗粒胶粘剂;
(4)将干燥剂微颗粒胶粘剂涂布于微孔薄膜层的一面上,低温烘干固化,检验,制得长效脱氧组合干燥剂配方片材,收卷,卷材密闭储存在干燥纯氮气的容器或真空容器内待用。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3)中低温烘干固化的温度为60~120℃,时间为3~10min。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长效脱氧组合干燥剂配方粘接贴片,该粘接贴片由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长效脱氧组合干燥剂配方片材制成。
长效脱氧组合干燥剂配方片材的脱氧和吸湿微水份的原理是:干燥剂微粉被含有二氧化硅微粉的高分子聚合物胶水包裹形成微颗粒胶囊,高分子聚合物胶水和二氧化硅微粉表面增大了与封闭空间内微水份主动接触吸附的表面积,高分子聚合物胶水高分子链条通过空穴把水分子传递给微胶囊内的干燥剂微粉吸收,二氧化硅微粉是由许多微孔构成的颗粒,封闭空间内的氧气、水分子形态存在的微水份被此微孔吸附传递给微胶囊内的铁系脱氧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可以释放热量,确保片材内干燥剂的微空隙在低温下不结冰堵塞,确保了持续吸湿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云,未经张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91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耐磨采煤机截齿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低噪声结构无油空气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