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噪声雪崩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7625.2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6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赵彦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107 | 分类号: | H01L31/107;H01L31/0352;H01L3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5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噪声 雪崩 光电 探测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低噪声二维结构雪崩光电探测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光探测器是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器件。在半导体光探测器中,入射光子激发出的光生载流子在外加偏压下进入外电路后,形成可测量的光电流。雪崩光电探测器对光电流的放大作用基于电离碰撞效应,在一定的条件下,被加速的电子和空穴获得足够的能量,能够与晶格碰撞产生一对新的电子-空穴对,这种过程是一种连锁反应,从而由光吸收产生的一对电子-空穴对通过碰撞离化可以产生大量的电子-空穴对而形成较大的二次光电流。因此在光通信系统中,基于雪崩光电探测器的光接收机与普通光电探测器接收机相比,灵敏度可以提高5dB以上。但同时我们注意到,由于雪崩建立时间的限制,雪崩光电探测器的工作带宽比普通光电探测器低得多。因此,改善雪崩光电探测器的频率响应特性对其在高速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非常重要。针对不同的实际需求,需要对雪崩光电探测器倍增层乃至整个分别吸收、渐变、电荷和增益结构进行分别优化。对于雪崩光电探测器来说,过剩噪声因子是表征其噪声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过剩噪声因子通常由雪崩光电探测器的k值决定,在此,k定义为不同类型载流子(电子或者空穴)的碰撞离化系数之比。k值越小,对改善雪崩光电探测器的频响特性越有利。因此,如何降低雪崩光电探测器的k值是非常关键的。
目前光通信领域常用雪崩光电探测器的倍增材料(体倍增材料),包括III-V族InP和InAlAs,其k值分别在0.4-0.5及0.2-0.3的范围内;IV族Si,其k值小于0.1。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低噪声雪崩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以降低已有雪崩光电探测器的有效k值。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低噪声雪崩光电探测器,其包括通过扩散、离子注入依次形成不同掺杂类型的N型欧姆接触层/P型欧姆接触层、倍增层、电荷层、P型欧姆接触层/N型欧姆接触层,且电荷层与P型欧姆接触层/N型欧姆接触层之间的底部形成有衬底;所述电荷层、P型欧姆接触层/N型欧姆接触层与衬底之间形成一个倒梯形凹槽;所述倒梯形凹槽内形成有吸收层;。
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上述雪崩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S1.制作不同掺杂材料区域:通过扩散、离子注入的工艺依次形成不同掺杂类型的N型欧姆接触层/P型欧姆接触层、倍增层、电荷层、P型欧姆接触层/N型欧姆接触层,且电荷层与P型欧姆接触层/N型欧姆接触层之间的底部形成有衬底;
S2.通过刻蚀掺杂材料区域,在电荷层、P型欧姆接触层/N型欧姆接触层与衬底之间形成一个倒梯形凹槽;
S3.在刻蚀的倒梯形凹槽上制备吸收层;
S4.将P型电极和N型电极分别制作在Si P型和N型欧姆接触层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掺杂材料区域为掺杂Si材料区域或掺杂InP材料区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倍增层为Si、InP、InAlAs、AlGaAs、InAs、AlGaAsSb或HgCdTe;所述吸收层采用材料为Ge、GeSn、InGaAs、GaAs、InAs。
进一步地,作为性能优化,优选地,在Ge吸收层形成之前,制备了SiGe过渡层;
进一步地,作为性能优化,优选地,在InGaAs吸收层与N型欧姆接触层的界面,制备了InGaAsP过渡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波导结构和光子晶体、等离子体提高量子效率。
更进一步地,作为性能优化,将上述制得的雪崩光电探测器构成一维或者二维阵列。
本发明低噪声雪崩光电探测器的这种结构的是改进一维纵向雪崩光电探测器为二维横向结构,通过降低倍增层的有效厚度到纳米尺寸,利用纳米倍增区的死区效应降低k值。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Si/Ge雪崩光电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雪崩光电探测器的电场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InP/InGaAs雪崩光电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作为实施例1,本发明公开一种Si/Ge雪崩光电探测器,其结构如附图1所示。这种探测器在结构上包括但不限于:P型欧姆接触层1,吸收层2、电荷层3、倍增层4、重掺杂N型欧姆接触层5及Si衬底6,其中具体结构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76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