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附在物体表面上用于检测物体状态的智能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6764.3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6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顾艳洁;郭峰;陶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敦盛(上海)物联网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朗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62 | 代理人: | 杨虹 |
地址: | 200439 上海市宝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物体 表面上 用于 检测 状态 智能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发明涉及吸附在物体表面上用于检测物体状态的智能终端,尤其涉及一种吸附在物体表面上用于检测物体状态的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在经销商销售等相关环节,经销商由于资金压力,需要将资产抵押给银行,这种抵押过程相当于从银行方面置换出现金以降低经营风险。但从银行方面而言,大量的资产抵押给银行但该抵押物依然处经销商的库房中,这种情况使得银行对被抵押的资产管理困难。
目前所采用的监管技术,大多都是采用人力监管的方式,而人力监管存在成本高,风险大等问题。
从技术角度来看,物联网信息感知技术的兴起为汽车等高价值动产的移动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汽车等高价值动产在运输、存放、交易、抵押等流程中,其运动状态、空间位置、状况等信息可以利用各种传感器和信息处理手段获得,及时反馈给不在现场的相关人员,为相关人员实时了解动产的状态、位置、状况等信息提供可靠保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检测的不便,本发明发明提供一种吸附在物体表面上用于检测物体状态的智能终端,本发明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吸附在物体表面上用于检测物体状态的智能终端,包括:加速度传感器、NFC通讯模块、中短距离网络通讯模块、移动运营商数据通信模块和主控MCU,所述加速度传感器、NFC通讯模块、中短距离网络通讯模块和移动运营商数据通信模块连接在主控MCU上。
优选的,还包括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安装在智能终端的表面上;将智能终端通过吸附装置吸附在物体上。
优选的,还包括防拆开关,所述防拆开关连接在主控MCU上;当智能终端检测到从物体上被强制拆除时,智能终端通过中短距通讯网络或移动通讯网络,发送“强制拆除”信息到服务器。
优选的,还包括LED灯,所述LED灯连接在主控MCU上。
优选的,还包括低电压检测模块,所述低电压检测模块连接在主控MCU上。
优选的,还包括GPS定位模块,所述GPS定位模块连接在主控MCU上;当智能终端检测到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智能终端通过移动通讯网络,定时发送“GPS位置”信息到服务器。
本发明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发明采用电池供电,可充电,无需外接电源;采用NFC通讯模块的近场通讯功能,实现智能终端与物体的绑定功能;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物体的运动状态(静止和运动),以实现物体在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产生报警并发送到服务器,同时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关闭智能终端的GPS功能,实现设备的低功耗;采用低功耗中短距离通讯网络和移动通讯网络通讯,并根据周边网络环境,自动切换网络;设备采用吸盘吸附在物体上;设备具有拆除报警功能;设备具有低电压报警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发明一种吸附在物体表面上用于检测物体状态的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可知,本发明发明一种吸附在物体表面上用于检测物体状态的智能终端,包括:加速度传感器、NFC通讯模块、中短距离网络通讯模块、移动运营商数据通信模块和主控MCU,所述加速度传感器、NFC通讯模块、中短距离网络通讯模块和移动运营商数据通信模块连接在主控MCU上。
本实例中优选的,还包括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安装在智能终端的表面上;将智能终端通过吸附装置吸附在物体上。
本实例中优选的,还包括防拆开关,所述防拆开关连接在主控MCU上;当智能终端检测到从物体上被强制拆除时,智能终端通过中短距通讯网络或移动通讯网络,发送“强制拆除”信息到服务器。
本实例中优选的,还包括LED灯,所述LED灯连接在主控MCU上。
本实例中优选的,还包括低电压检测模块,所述低电压检测模块连接在主控MCU上。
本实例中优选的,还包括GPS定位模块,所述GPS定位模块连接在主控MCU上;当智能终端检测到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智能终端通过移动通讯网络,定时发送“GPS位置”信息到服务器。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专利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专利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专利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敦盛(上海)物联网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未经敦盛(上海)物联网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67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