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5201.2 | 申请日: | 2016-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39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易守军;曾云龙;任婕凤;刘婷;黄昊文;张起豪;邓克勤;唐春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16 | 分类号: | C12Q1/6816;C12N15/115 |
代理公司: | 张家界市慧诚商标专利事务所 43209 | 代理人: | 高红旺 |
地址: | 4112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检测 玉米 赤霉烯酮 方法 | ||
1.一种快速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玉米赤霉烯酮核酸适体Apt与单链信号探针ssDNA杂交,形成杂交链;
(B)使该杂交链与待测样品作用,当待测样品中有玉米赤霉烯酮存在时,杂交链选择性地与玉米赤霉烯酮反应释放出单链信号探针ssDNA;
(C)为了消除杂交链的干扰,利用DNA扩增,使杂交链成双链DNA,然后用核酸外切酶ExoIII选择性地催化双链DNA水解成单核苷酸,体系中单链信号探针ssDNA不水解而保留下来;
(D)利用铜离子不能在玉米赤霉烯酮核酸适体-玉米赤霉烯酮结合体中被还原生成荧光发射峰在620 nm左右的铜纳米粒子,铜离子只在单链信号探针ssDNA中还原并生成被ssDNA修饰的在620 nm左右有荧光发射的铜纳米粒子的原理,在铜离子还原检测体系中检测体系的荧光强度,从而测定待测样品中的真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所述铜离子还原检测体系为在反应液中加入硝酸铜的PBS缓冲液、以及维生素C溶液构成的还原反应体系;
所述玉米赤霉烯酮核酸适体为5’-GCATCACTACAGTCATTACGCATCGTGGGGATGG
GAGGTTGTTTACGCAGGAGATGTTAATCGTGTGAAGTGC-3’;
所述的单链信号探针ssDNA为5’-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
TTTTTTGCACTTCACACGATT-3’。
2.一种用于快速检测玉米烯酮的试剂盒,其特征是,其包括:玉米赤霉烯酮核酸适体、单链信号探针ssDNA、DNA扩增体系、核酸外切酶ExoIII、铜离子还原检测体系;所述铜离子还原检测体系为在反应液中加入硝酸铜的PBS缓冲液、以及维生素C溶液构成的还原反应体系;
所述玉米赤霉烯酮核酸适体为5’-GCATCACTACAGTCATTACGCATCGTGGGGATGG
GAGGTTGTTTACGCAGGAGATGTTAATCGTGTGAAGTGC-3’;
所述的单链信号探针ssDNA为5’-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
TTTTTTGCACTTCACACGATT-3’;
所述DNA扩增体系包括缓冲溶液、三磷酸脱氧单核苷酸混合溶液dNTP和Phi29DNA聚合酶;所述的缓冲溶液由Tris-HCl、MgCl2、 (NH4)2SO4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52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SSR分子标记进行仁用杏种质鉴定的方法
- 下一篇:唾液端粒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