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屈强比Q460GJ建筑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4082.0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52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高军;杨雄;陆斌;董瑞峰;黄楠;刘泽田;惠鑫;刘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4 | 分类号: | C22C38/04;C22C38/02;C22C38/12;C22C38/14;C22C38/06;C21C5/28;C21C7/06;C21C7/064;C21C7/10;C21D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419 | 代理人: | 何自刚 |
地址: | 01400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屈强 q460gj 建筑 钢板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低屈强比Q460GJ建筑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属于建筑用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结构建筑具有优越抗震性、绿色环保、施工快捷方便、空间利用率高、设计造型别致新颖等诸多优势,现已成为国际上建筑结构的发展方向。建筑用钢板主要应用于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大跨度体育场馆、机场、火车站、会展中心、钢结构厂房以及输变电高塔等受力复杂、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大型建筑工程,要求钢板有低屈强比,良好的韧性和塑性,窄屈服点波动范围和较小的厚度效应,抗层状撕裂能力(厚度方向性能),良好的焊接性能,优良的延伸性能和低周疲劳特性,具有一定的耐火性能。
目前国内同级别建筑用钢专利及文献有:
中国专利CN101613828A公开了“屈服强度460MPa级低屈强比建筑用特厚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 0.14~0.18、Si 0.35~0.45、Mn 1.4~1.5、Nb 0.025~0.035、V0.04~0.05、Ti 0.01~0.02、P<0.020、S<0.008、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连铸坯经过两阶段控制轧制,两相区淬火和回火热处理,钢板的屈服强度达到440MPa以上,屈强比<0.72,同时具有良好塑性、低温韧性和抗层状撕裂性能的建筑用厚钢板。该发明采用两相区淬火和回火工艺,和本发明的技术路线不同。该方法受到生产设备限制,延长了生产周期,同时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屈强比,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以及优良抗层状撕裂性能,且生产成本较低,不受生产装备限制,加工周期短,规格可控的低屈强比Q460GJ建筑用钢板,屈服强度≥460MPa,屈强比小于0.81,-40℃纵向冲击功大于34J,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17~0.19%、Si:0.35~0.45%、Mn:1.50~1.60%、P≤0.015%、S≤0.010%、Nb:0.03~0.04%、V:0.05~0.06%、Ti:0.01~0.02%、Als:0.020~0.04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低屈强比Q460GJ建筑用钢板的加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冶炼:
采用经过脱硫预处理的铁水和优质废钢作为原料,转炉底吹采用全程吹氩模式,终点一次命中,以减少因补吹导致钢水增氮。LF钢包精炼炉进一步脱氧、脱硫、去除夹杂、调整成分及温度,要严格控制吹氩强度,按照前期强、中期较强、后期弱的原则制定吹氩曲线,在保证脱氧、深脱硫、合金化的同时,减少精炼过程的二次氧化和增氮。RH工序采用循环深脱气工艺,在保证钢水温度稳定的前提下大幅降低氢、氧、氮等气体含量,减小有害气体对钢质的不利影响,最终得到钢水的重量百分比为C:0.17~0.19%、Si:0.35~0.45%、Mn:1.50~1.60%、P≤0.015%、S≤0.010%、Nb:0.03~0.04%、V:0.05~0.06%、Ti:0.01~0.02%、Als:0.020~0.04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步骤二 连铸:
步骤三 加热;
在加热炉中对钢板坯加热,充分保证钢板坯加热温度和均热时间。加热温度控制在1180℃—1220℃,加热时间控制在200-240min,保证合金元素的充分固溶,钢板坯温度均匀。
步骤四 轧制和冷却:
轧制采用两阶段控制轧制,即奥氏体再结晶区控制轧制(通常称粗轧阶段)和奥氏体非再结晶区控制轧制(通常称精轧阶段)。粗轧时加大道次变形量,开轧温度为1160~1200℃,单道次相对压下率至少有两道次以上控制在20%以上,精轧时严格控制各道次变形量,精轧开轧温度≤920℃,开轧厚度为1.3-3.0倍成品厚度,末道次压下率>10%。终轧温度840-860℃,轧后钢板采用控制冷却,终冷温度660-680℃,金相组织为晶粒细小且均匀的铁素体和珠光体。
步骤五 精整和探伤。
进一步的,步骤二具体为:
连铸机为直弧形连铸机,采用凝固末端动态轻压下、电磁搅拌以及优化的动态二冷技术,通过恒温、恒拉速工艺(0.9-1.1m/min),低过热度浇铸(15-25℃),减轻连铸坯中心偏析、中心疏松、裂纹、振痕等缺陷,最终生产出250mm、300mm厚优质连铸板坯。
进一步的,步骤五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40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