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油蒸汽文氏管接头及燃油蒸汽排放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2251.7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4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马宝玲;郭松涛;于水丰;张桂禄;贾丙镭;刘玉龙;丁晓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亚大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8 | 分类号: | F02M25/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颜镝 |
地址: | 072750 河北省保定***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油 蒸汽 管接头 排放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辅助控制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油蒸汽文氏管接头,以及采用此种文氏管接头的燃油蒸汽排放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上均配备有燃油蒸汽排放控制系统(EVAP),目前常见的比较简单的燃油蒸汽排放控制系统主要由燃油箱、活性炭罐、碳罐控制电磁阀及各种汽车管路总成(脱附管)等组成。燃油蒸汽排放控制系统能够存储燃油系统产生的燃油蒸汽(HC),并阻止燃油蒸汽泄露到大气中,同时将收集的燃油蒸汽适时地送入进气歧管,与正常气体混合后进入发动机燃烧,使燃油得到充分利用。
其中,活性炭罐是蒸汽排放控制系统中贮存燃油蒸汽的部件,活性炭罐的下部与大气相通,上部有接头与油箱相连,用于收集和清除燃油蒸汽,中间是活性炭粒,它具有极强的吸附作用。燃油箱内的燃油蒸汽,经油箱管道进入活性炭罐后,蒸汽中的燃油分子被吸附在活性炭颗粒表面,活性炭罐还设有一个出口,由软管与发动机进气歧管相连。软管的中部设一个常闭的活性炭罐电磁阀,以控制管路的通断。另外,燃油蒸汽排放控制系统一般由发动机控制模块进行控制,以更加精确地控制燃油蒸发流量。
目前越来越多的汽车上采用了涡轮增压发动机,这就涉及到涡轮在启动和不启动两种工况下燃油蒸汽回收的问题,从而对燃油蒸汽排放控制系统起到有效的功能提升和保障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燃油蒸汽文氏管接头及燃油蒸汽排放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涡轮增压发动机在涡轮启动和不启动两种工况下的燃油回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燃油蒸汽文氏管接头,包括壳体21和设在所述壳体21内的文氏管芯22,所述壳体21内设有相互连通的吸气通道A、进气通道B和出气通道C,所述吸气通道A、所述进气通道B和所述出气通道C分别在所述壳体21上形成吸气端A’、进气端B’和出气端C’,所述出气通道C形成于文氏管芯22内,能够在所述进气通道B内通入气体时在所述壳体内形成负压以同时从所述吸气通道A内吸入气体。
进一步地,所述文氏管芯22具有中央通孔,所述中央通孔作为所述出气通道C,所述文氏管芯22位于所述壳体21内的一端作为负压形成端D,另一端作为所述出气端C’,所述出气端C’的尺寸大于所述负压形成端D。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通道C为位于所述负压形成端D’和所述出气端C’之间的锥形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21内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文氏管芯22的安装通道,所述文氏管芯22设在所述安装通道内,所述文氏管芯22与所述安装通道之间在部分长度上为锥形配合,且所述文氏管芯22和所述安装通道之间设有止推面。
进一步地,所述文氏管芯22与所述安装通道之间在非配合面之间存在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文氏管芯22的中心线与所述进气通道B的中心线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形成端D伸入到所述吸气通道A的中心线处。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21为整体式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燃油蒸汽排放控制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燃油蒸汽文氏管接头。
进一步地,还包括:空滤器1、中冷器3、碳罐11、碳罐电磁阀9、三通管件8、第一单向阀7、第二单向阀12、发动机4,所述碳罐11通过所述碳罐电磁阀9、所述三通管件8和所述第一单向阀7与所述发动机4前的进气歧管5连通,所述燃油蒸汽文氏管接头2的进气端B’与所述空滤器1连通,吸气端A’通过所述第二单向阀12与所述三通管件8连通,所述出气端C’与所述中冷器3连通。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油蒸汽文氏管接头,通过在壳体内设置文氏管芯,出气通道形成于文氏管芯内,并使进气通道、吸气通道和出气通道之间相互连通,能够在进气通道内通入气体时在壳体内形成负压以同时从吸气通道内吸入气体。将该燃油蒸汽文氏管接头用在燃油蒸汽排放控制系统中,与连接在燃油蒸汽文氏管接头吸气端的第二单向阀结合使用,可以使得涡轮增压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通过不同的路径回收燃油蒸汽,实现涡轮增压发动机在涡轮启动和不启动两种工况下的燃油回收,从而为整个燃油蒸汽排放控制系统起到有效的功能提升和安全保障作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亚大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亚大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22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