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ezier曲线构建交叉路口驶入驶出车道Link的连接曲线算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0396.3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1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李非;王军德;罗跃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光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1/34 | 分类号: | G01C21/34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光谷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ezier 曲线 构建 交叉 路口 驶入 驶出 车道 link 连接 算法 | ||
1.一种基于Bezier曲线构建交叉路口驶入驶出车道Link的连接曲线算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Bezier曲线构建交叉路口驶入驶出车道Link的连接曲 线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车辆自驶入车道Link的驶入矢量信息,以及车辆自驶出车道Link 的驶出矢量信息,并根据驶入矢量信息和驶出矢量信息得到车辆行驶轨迹的变 化角度;
S2、设定多种阈值条件,根据阈值条件与变化角度的比较结果,确定车辆 行驶轨迹的变化模式;
S3、根据车辆行驶轨迹的变化模式确定控制点,并基于Bezier曲线方程建 交叉路口驶入驶出车道Link的连接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Bezier曲线构建交叉路口驶入驶出车道Link 的连接曲线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分步骤;
S11、根据车辆在驶入车道Link中的走向确定驶入矢量信息;
S12、根据车辆在驶出车道Link中的走向确定驶出矢量信息;
S13、驶入矢量信息和驶出矢量信息的延长线相交,形成车辆行驶轨迹的第 一变化角度A1;
S14、驶入车道Link的最后一个坐标点为车辆驶入点,驶出车道Link的第 一个坐标点为车辆驶出点,车辆驶入点与驶出点的连线相对驶出矢量信息相交, 得到第二变化角度A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Bezier曲线构建交叉路口驶入驶出车道Link 的连接曲线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分步骤;
S21、设置车辆的转弯判定阈值n1、掉头判定阈值n2、同向偏移阈值n3;
S22、将第一变化角度A1和第二变化角度A2与各项阈值进行比较,设定多 种判定条件;
S23、根据判定条件确定车辆行驶轨迹的变化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激光点云的车道边线自动提取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车辆的行驶轨迹的变化模式包括直行模式、直行偏移模式、左(右) 转弯模式、掉头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Bezier曲线构建交叉路口驶入驶出车道Link 的连接曲线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判定条件包括:
判定1:A1<n1或者A1>360–n1;
判定2:A1>270-n1并且A1<270+n1;
判定3:A1>90-n1并且A1<90+n1;
判定4:A1>180+n2并且A1<180-n2;
判定5:A2<n3或者A2>360-n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Bezier曲线构建交叉路口驶入驶出车道Link 的连接曲线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判定条件确定车辆行驶轨迹的变化模 式包括如下判定方法:
如果判定1成立并且判定5也成立,则认为车辆的行驶模式是直行方向;
如果判定1成立,但判定5不成立,则认为车辆的行驶模式是直行偏移方 向;
如果判定1不成立,同时判定2或判定3成立,则认为车辆的行驶模式是 左(右)转弯;
如果判定1,判定2,判定3均不成立,但判定4成立,则认为车辆的行驶 模式是掉头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Bezier曲线构建交叉路口驶入驶出车道Link 的连接曲线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分步骤;
S31、根据车辆的行驶轨迹的变化模式确定Bezier曲线方程的阶层;
S32、通过Bezier曲线方程确定控制点的数量和控制点的位置坐标;
S33、通过控制点构建交叉路口驶入驶出车道Link的连接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光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光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039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尔夫球测距系统与方法
- 下一篇:基于人体多方位运动模式的空间定位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