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的二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3478.5 | 申请日: | 201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9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郑平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平珍 |
主分类号: | C07D307/00 | 分类号: | C07D307/00;A61K31/365;A61P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801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萜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医药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从尾叶香茶菜的干燥全草中分离得到的一种 具有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作用的二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尾叶香茶菜Isodonexcisa(maxim.)hara属香茶菜属植物,在亚洲东部和非洲西 部广为分布,全世界约有150种,中国约有90种25个变种,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其中约有30 种在民间可供药用,主要作为清热解毒、抗癌、消炎、健脾、活血、抗菌药来使用。
尾叶香茶菜含有二萜、三萜、甾醇、脂肪酸以及少量的黄酮、倍半萜、连烃甙等多种 活性成分,其中以二萜类成分为主,已知有100余种。近年来,人们从这些种植物中提取分离 到多种二萜类化合物,并通过药理实验证明部分二萜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抗氧 化、调节免疫力和抗肿瘤活性。
现在研究表明尾叶香茶菜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菌、抗炎等药理作用。 尾叶香茶菜提取的二萜类化合物可以显著的抑制人体鼻咽癌细胞、宫颈癌细胞等的生长。 尾叶香茶菜提取物对小鼠离体脏器组织中的过氧化物生成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表明其 中含有的化合物能抑制组织液和细胞中氧化性物质对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破坏,达到保护 细胞作用。机体的免疫能力低下容易收到病毒和细菌的入侵,或者是受损的细胞、坏死的细 胞、变形的细胞得不到快速的清除,就容易受到攻击,抗病毒能力弱,比较正常人容易患疾 病,在相同条件下或者疾病加重。通过实验研究,发现该植物能加强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和非 特异性免疫。尾叶香茶菜抗菌活性成分的研究始于1954年,有学者研究发现该植物的乙醇 提取物可以抑制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Gram-positivebacteria)的生长。此外,在临床上对 于虫蛇咬伤、跌打损伤、消炎退热有治疗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尾叶香茶菜的干燥全草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具有治疗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作用的二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具有下述结构式的化合物(Ⅰ),
所述的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a)将尾叶香茶菜的干燥全草 粉碎,用80~90%乙醇热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 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b)步骤 (a)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用大孔树脂除杂,先用10%乙醇洗脱6个柱体积,再用75%乙醇洗脱 10个柱体积,收集75%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得75%乙醇洗脱物浸膏;(c)步骤(b)中75%乙 醇洗脱浸膏用正相硅胶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80:1、55:1、30:1、15:1和1:1的二氯甲烷-甲 醇梯度洗脱得到5个组分;(d)步骤(c)中组分4用正相硅胶进一步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20: 1、15:1和10: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e)步骤(d)中组分2用十八烷基硅 烷键合的反相硅胶分离,用体积百分浓度为75%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收集8~10个柱体 积洗脱液,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纯的化合物(Ⅰ)。
进一步地,所述大孔树脂为AB-8型大孔吸附树脂。
进一步地,所述用乙醇热回流提取采用的乙醇浓度为85%。
一种药物组合物,其中含有治疗有效量的所述的化合物(Ⅰ)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 体。
所述的化合物(Ⅰ)在制备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化合物用作药物时,可以直接使用,或者以药物组合物的形式使用。
该药物组合物含有治疗有效量的本发明化合物(Ⅰ),其余为药物学上可接受的、对 人和动物无毒和惰性的可药用载体和/或赋形剂。
所述的可药用载体或赋形剂是一种或多种选自固体、半固体和液体稀释剂、填料 以及药物制品辅剂。将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以单位体重服用量的形式使用。本发明药物可 通过口服或注射的形式施用于需要治疗的患者。用于口服时,可将其制成片剂、缓释片、控 释片、胶囊、滴丸、微丸、混悬剂、乳剂、散剂或颗粒剂、口服液等;用于注射时,可制成灭菌的 水性或油性溶液、无菌粉针、脂质体或乳剂等。
附图说明
图1为化合物(Ⅰ)结构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平珍,未经郑平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34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