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协同稀疏测量和3D TV模型的高光谱影像压缩感知重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3307.2 | 申请日: | 201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1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相海;宋传鸣;宋海鹰;李业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9/00 | 分类号: | G06T9/00;G06T1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02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协同 稀疏 测量 tv 模型 光谱 影像 压缩 感知 方法 | ||
1.一种协同稀疏测量和3DTV模型的高光谱影像压缩感知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 下步骤进行:
步骤1.在编码端,对高光谱遥感影像的每一个波段进行压缩感知采样,其过程与 典型压缩感知编码相同,得到观测值,中,,M为分组个数;, 为第组的波段数,并将传输至解码端;
步骤2.在解码端,令;
步骤3.如果,则令,并转入步骤4;否则,转入步骤5;
步骤4.如果,则解码过程结束;否则,转入步骤5;
步骤5.输入第组的第个波段帧的测量值;
步骤6.如果,即待重构图像为该波段组的第1个波段帧,则采用RCoS算法根 据测量值计算对应的重构帧并将其输出,然后转入步骤8;否则,转入步骤7;
步骤7.利用公式(1)所示的协同稀疏模型和三维TV模型的联合模型迭代求解:
其中,为一非负参数,表示第组高光谱图像的第个波段在局部2D空 间域上的稀疏性先验,表示第组高光谱图像的第个波段的非局部自相似稀 疏先验,表示第组高光谱图像的第个波段和第个波段之间的 谱间稀疏性先验,为0-范数,为1-范数;
步骤7.1设表示迭代次数,T表示最大迭代次数,令,引入中间 变量和b,并令,,其中,和分别表示 和b的第0次迭代后的结果(即初始值);
步骤7.2利用最速梯度下降法求解公式(2),从而计算:
其中,是预定的下降步长,A为满足等距约束性的任意投影算子,为正值参数, 和分别表示在次和次迭代后的结果,表示在次迭 代后的结果,表示b在次迭代后的结果;
步骤7.3定义局部2D稀疏性和谱间稀疏性先验函数h:
其中,a和表示某一波段及其前一波段的图像帧,和分别为图像水平和垂直方 向的梯度算子,是沿着光谱维方向的1阶差分算子;
步骤7.4定义某一波段帧a的非局部自相似稀疏先验函数g,将a划分成n个互不重叠的 子块,对于第s个子块,在一个像素的窗口中搜索与其最相似的c个块,将这些相似块及 s组成一个3D块序列并进行3D小波变换,利用公式(4)计算所有子块的非零3D小波系 数的数量并将其作为a的非局部自相似稀疏先验:
步骤7.5利用公式(5)计算:
其中,表示在第次迭代后的结果,,, ,函数和的定义为:
步骤7.6利用公式(8)计算:
其中,表示b在次迭代后的结果;
步骤7.7令,若,则转入步骤7.2;否则,输出第个波段组第波段的 重构帧,然后转入步骤8;
步骤8.令,转入步骤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师范大学,未经辽宁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330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