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表达抗EGFRvIII嵌合抗原受体和无功能EGFR受体的转基因淋巴细胞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2365.3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7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严勇朝;朱益林;陈思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马力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10 | 分类号: | C12N5/10;C12N7/01;C12N15/63;A61K35/17;A61K39/39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李志东 |
地址: | 101111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达 egfrviii 嵌合 抗原 受体 功能 egfr 转基因 淋巴细胞 及其 用途 | ||
1.一种T淋巴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T淋巴细胞表达无功能EGFR受体;
以及表达嵌合抗原受体,其中,
所述嵌合抗原受体包括:
胞外区,所述胞外区包括单链抗体的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所述单链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EGFRvIII;
跨膜区,所述跨膜区与所述胞外区相连,并且嵌入到所述T淋巴细胞的细胞膜中;
胞内区,所述胞内区与所述跨膜区相连,并且所述胞内区包括CD28或4-1BB的胞内段以及CD3ζ链。
2.一种慢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慢病毒携带下列核酸分子:
编码嵌合抗原受体的核酸分子,所述嵌合抗原受体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编码嵌合抗原受体的核酸分子具有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以及
编码无功能EGFR受体的核酸分子,所述无功能EGFR受体具有SEQ ID 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编码无功能EGFR受体的核酸分子具有SEQ ID NO: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3.一种慢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慢病毒携带含有SEQ ID NO:5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4.一种转基因淋巴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淋巴细胞细胞表达无功能EGFR受体;
以及表达嵌合抗原受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基因淋巴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抗原受体包括:
胞外区,所述胞外区能够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跨膜区;以及
胞内区,所述胞内区包括免疫共刺激分子胞内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基因淋巴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原是肿瘤抗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基因淋巴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胞外区包括抗体的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所述抗体结合所述抗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基因淋巴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体为单链抗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基因淋巴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原为EGFRvIII。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基因淋巴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共刺激分子胞内段独立地选自4-1BB、OX-40、CD40L、CD27、CD30、CD28以及他们的衍生物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基因淋巴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共刺激分子胞内 段是4-1BB或CD28的胞内段。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基因淋巴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淋巴细胞是CD3+T淋巴细胞。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基因淋巴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淋巴细胞是自然杀伤细胞。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基因淋巴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淋巴细胞是自然杀伤T细胞。
15.一种构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体包括:
第一核酸分子,所述第一核酸分子编码嵌合抗原受体;以及
第二核酸分子,所述第二核酸分子编码无功能EGFR受体,
其中,所述嵌合抗原受体、所述无功能EGFR受体是如权利要求2、4~14任一项中所定义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构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核酸分子以及所述第二核酸分子被设置为在权利要求4~14任一项所述的淋巴细胞中表达所述嵌合抗原受体和表达无功能EGFR受体,并且所述嵌合抗原受体与所述无功能EGFR受体呈非融合形式。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构建体,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第一启动子,所述第一启动子与所述第一核酸分子可操作地连接;以及
第二启动子,所述第二启动子与所述第二核酸分子可操作地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构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启动子、所述第二启动子分别独立地选CMV,EF-1,LTR,或RSV启动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马力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马力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236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