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酵素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016141.1 | 申请日: | 2016-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3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 发明(设计)人: | 丛峰松;徐强;丁运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苇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L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奉贤区南***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酵素 饮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食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酵素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酵素又称为“酶”是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的催化剂,酵素存在于所有活细 胞内,是它启动了细胞之活力,使细胞展现出种生命现象。酵素饮料近几年 成为市场的新宠。日本是最早研究酵素的国家,如今风靡全世界。因酵素饮 料含有大量从植物、微生物来源的酵素群及多种酵素代谢产物,因此可以纠 正体内因食品过度加工以及环境污染造成的人体内酵素普遍缺乏的现象。大 量研究表明,酵素饮料具有众多的保健功效,如调理肠胃,改善消化吸收, 增强免疫力,消炎杀菌,消除自由基,延缓衰老,防癌,养颜美容和控制体 重等。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酵素饮料,例如公开号为104137974A、公开号 1047387801A公开的发明专利,其均公开了将水果、蔬菜、菌类经过发酵得 到酵素饮料,其有益成分均依赖于发酵得到,又如公开号为104605448A公 开的发明专利,采用水果、蔬菜等原材料且添加辅酶素进行发酵得到酵素材 料,该方法存在发酵工艺复杂且需要三次发酵,使得发酵周期长的一些技术 缺陷,均存在发酵工艺复杂,发酵周期长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酵素饮料都只依赖于发酵步骤得到有益成分,以此 使得发酵工艺复杂、耗时长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酵素饮料及其制备方 法,实现增强生物反应酶活性的特点,方法简便、发酵周期短的目的, 使得在减少发酵步骤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得到生物活性成分含量高的酵 素饮料。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包括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开发的 一种酵素饮料,包括原材料、发酵剂,原材料包括食用菌、藻类、蔬菜、 水果,该酵素饮料还包括低氘水,低氘水与原材料质量比为1-10:1;发 酵剂包括酵母菌、乳酸菌,酵母菌使用的量为占接种原材料体积分数的 5-10%,乳酸菌使用的量为占接种原材料质量的1-3%;食用菌在原材料 中的重量份数为5-20份;藻类原材料中的重量份数为5-20份。自然界里 存在的水一般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组成,但氢原子有质量不同的3 个同位素,原子量分别为1,2,3的氢(H)、氘(D,重氢)、氚(T, 超重氢)。国内外研究表明,氘对生命体的生存发展和繁衍有害,通常 提到的原子能核电站或制造原子弹的所谓重水反应堆,用的重水就是氘 水。水中氘的含量低于自然界常用水(自然界常用水中重氢的含量约为 150ppm)中氘的含量的水即为低氘水。低氘水在细胞活化、防癌保健、 疾病治疗以及美容减肥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人体健康有诸多 好处。本发明采用低氘水与食用菌、藻类、蔬菜、水果混合制成饮料, 发现低氘水与上述食物混合并不会发生不良影响,同时发现不用主要依 赖于发酵过程才能使营养丰富,可以简化发酵时间及流程,由于有低氘 水的引入,能够使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有效的溶解形成饮料,具有调理肠 胃功能、增强免疫力、抗衰老和防癌抗癌的功效。
优选的,食用菌包括香菇、猴头菇、阿魏菇、灰树花、姬松茸、杏 鲍菇和、草菇、平菇、金针菇、灵芝和木耳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食用 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食用菌富含的真菌多糖,能活化巨噬细 胞刺激抗体产生而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抗肿瘤活性,具有很高的药用保 健价值。食用菌可采用上述列举出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与低氘水配合经 发酵均可以形成营养丰富的功能性饮料。
优选的,藻类包括褐藻、红藻、绿藻中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藻类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其中研究较多的是藻类多糖,具有抗病 毒、抗肿瘤、抗氧化、抗辐射及调节免疫机能等生物活性,其中抗肿瘤 作用尤其引入关注。例如褐藻中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等含有褐藻糖 胶,具抗发炎、抗病毒、活化免疫细胞、诱导癌癌细胞凋亡,并抑制血 管新生的特性。采用上述列举出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与低氘水配合经发 酵不会使藻类原有的功能失效,与其他食物源材料相互配伍,具有更进 一步的提高免疫力等保健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苇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苇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61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炒粉干机
- 下一篇:一种滋补养颜草本粗粮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