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移动视频对入侵人员的检测及跟踪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6546.7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72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杨震威;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H04N7/18;G08B13/196;G08B13/19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移动 视频 入侵 人员 检测 跟踪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移动视频对入侵人员的检测及跟踪方法,设置视频监控设备,对隧道内进行声音、实时视频数据和红外热成像数据的采集;根据采集到的实时视频数据和红外热成像数据,通过人体识别算法,对图像数据进行判别处理,当发现有人入侵时,立即通知监控中心有人员入侵,并进行入侵跟踪;测量视频监控设备与入侵人员的直线距离,自动调整两者之间的距离在指定的监视范围内。本发明可以对隧道内的入侵人员进行有效检测,监视入侵人员的一举一动,实时跟踪入侵人员在隧道内的各种活动,为监控中心操作人员提供可靠有利的证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移动视频对入侵人员的检测及跟踪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力行业中,架空线缆入地改造已成为行业趋势,全国各个地市也加快了电力隧道的建设步伐。但是,近些年来地下电缆被盗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广大人员的利益,对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如何提高地下隧道的综合监控水平,及时有效的检测及跟踪入侵人员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隧道移动视频对入侵人员的检测及跟踪方法,本发明采用有轨吊挂车体,安装实时视频、红外视频及激光测距设备,通过数据分析及图像处理算法实现入侵人员的监测及跟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移动视频对入侵人员的检测及跟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视频监控设备,对隧道内进行声音、实时视频数据和红外热成像数据的采集;
(2)根据采集到的实时视频数据和红外热成像数据,通过人体识别算法,对图像数据进行判别处理,当发现有人入侵时,立即通知监控中心有人员入侵,并进行入侵跟踪;
(3)测量视频监控设备与入侵人员的直线距离,自动调整两者之间的距离在指定的监视范围内。
所述步骤(1)中,在隧道顶端铺设移动终端运行轨道,移动终端倒挂在轨道上实现前后移动,障碍物检测设备、实时视频、红外热成像及激光测距设备与移动装置固定在一起。
所述步骤(1)中,移动终端安装有无线传输装置,将现场采集到的音视频数据传输到上层分析模块,正常情况下,移送终端将在隧道内进行往复巡检。
所述步骤(2)中,具体方法包括:通过障碍物检测设备实时检测前方物体,当发现有障碍物时,对前方物体进行分析判别,如果判别结果为非人员入侵则忽略此物体,反之则判定为人员入侵,对入侵人员进行跟踪监视,实时判断移动终端与入侵人员之间的距离,自动调整两者之间的距离在指定的监视范围内。
所述步骤(2)中,对前方物体进行分析判别的具体方法为:
(2-1)从红外热成像设备中实时获取红外温度矩阵数据;
(2-2)判断最高温度是否大于人体最低温度,如果是,进入步骤(2-3),如果不是返回步骤(2-1);
(2-3)判断最低温度是否低于人体最高温,如果是,进入步骤(2-4),如果不是返回步骤(2-1),如果存在符合人体温度范围的发热源,获取符合人体温度范围的矩阵数据,通过人体比例方式进行人体判别;
(2-4)判断是否有人入侵,如果有入侵,则进行跟踪。
所述步骤(3)中,通过激光测距装置实时测量移动终端与入侵人员的直线距离,通过测量数据的反馈,当发现实际距离超过监视距离时,控制移动终端加速行进,达到监视距离时,停止运动执行监视工作;反之,当实际距离小于监视距离时,控制移动终端停止行进或向后行进,调整到监视距离时,停止运动执行监视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65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