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脂灌汤鱼丸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01583.9 申请日: 2016-01-05
公开(公告)号: CN105614745B 公开(公告)日: 2019-06-18
发明(设计)人: 黄建联;丁浩宸;陈江平;叶伟建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安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安井食品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L17/00 分类号: A23L17/00;A23L17/50;A23L13/00;A23L29/00;A23L33/10;A23P20/25
代理公司: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代理人: 渠述华
地址: 361026 福建***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低脂灌汤 鱼丸 及其 加工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脂灌汤鱼丸及其加工方法,包括皮料和馅料;其中馅料以重量百分比计组成为:瘦肉与鱼糜30.0~40.0%,复合磷酸盐0.2~0.3%,食用盐2.0~5.0%,调味料2.0~5.0%,水0~5.0%,冷冻海蜇颗粒30.0~50.0%,胶原蛋白酶0.1~5.0%,经低速空擂、高速盐擂至浆料细腻、黏稠;成型后,产品外皮温度快速提升至80~85℃范围、产品内馅温度提升至65~75℃,维持1~3min进行产品外皮定型;降低定型温度至65~75℃,维持产品内馅温度在65~75℃范围10~20min,使产品内馅充分释放汁液;提升产品内馅温度至85~95℃范围1~3min;便获得一种清汤汁感充裕的低脂灌汤鱼丸,具有保健作用的高蛋白食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鱼糜制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低脂灌汤鱼丸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灌汤鱼丸即传统包心鱼丸,是以鱼糜浆料作为外皮、以禽畜肉浆料为馅料的一类肉糜类调制食品,其中福州鱼丸是传统包心鱼丸中的代表。福州鱼丸以鱼糜(鱼肉)制作外皮浆料,以猪瘦肉夹杂大量精膘制作馅料浆料,以外皮浆料包裹馅料浆料制成丸子。福州鱼丸等包心鱼丸熟化后,馅料中的精膘等动物油脂受热变为液态油性汤汁,因此福州鱼丸正以其内馅汤汁饱满为最大特点。中国专利CN101994414B公开了一种灌汤鱼丸及其制作方法,其中以瘦肉35份、肥肉34份、油葱3.5份、酱油5份以及其他调味料和添加剂制作馅料,成型后的包心鱼丸以80℃和92℃熟化后灌汤多。中国专利CN101946911B公开了一种多汁包芯鱼丸及其制备方法,其中以猪四号肉13-16、猪肥膘12-15、大豆组织蛋白5.4-6.7以及其他农副产品和调味料制作馅料,以冰水17-20、明胶4-6、浓缩骨白汤0.2-0.3制作汁料,将外层鱼肉浆55-65%、内层包芯馅料20-30%和汁料5-15%成型为包心鱼丸,熟化后汤汁含量高。此外,其它动物油脂也常用于传统包心鱼丸,如猪肥膘、猪脊膘、猪板油、猪槽头膘、鸡皮、鸭皮、牛油等均属于动物油脂,其差异仅在于熟化出油量和特征性风味差异。

综上可知,灌汤鱼丸馅料中含有的大量动物油脂是其汤汁感的重要来源,其工艺原因在于:(1)动物油脂熔点较高;(2)动物油脂在冻结状态下具有颗粒性;(3)固态的动物油脂具有可塑性、便于成型包心;(4)动物油脂加热后作为汤汁具有流淌性。但动物油脂使灌汤鱼丸的馅料脂质含量较高,长期食用高脂质食品不利于心血管健康,且高脂质食品在冻藏过程中容易引起过氧化值超标,更有部分消费群体不喜欢油腻的馅料汤汁而拒绝消费灌汤鱼丸、包心鱼丸。

海蜇,隶属于水母目,包括海蜇、黄斑海蜇、棒状海蜇、疣突海蜇四种。中医学认为,海蜇性味咸平,入肺、肝、肾、大肠经,有润肺、化痰、止咳、清热、消食、润肠等功效。据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述:海蜇,气味咸温无毒,主治妇人老损、积血带下,小儿风疾丹毒、烫火伤等。据《归现录》所述:海蜇,宣气化痰、消炎行食而不伤正气;故哮喘、胸痛、症瘕、胀满、便秘、带下、疳、疽等病,皆可食用。在近代海洋食品开发中,海蜇的产业化研究同样主要集中在医药和食品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脂灌汤鱼丸及其加工方法,将传统包心鱼丸中的动物油脂汤汁以饱满的低脂清汤替代,同时确保低脂灌汤鱼丸中馅料的浆料性状能满足机械成型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低脂灌汤鱼丸,包括皮料和馅料;所述皮料以重量百分比计,组成为:鱼糜60.0~80.0%,食用盐2.0~3.0%,蛋清5.0~10.0%、水10.0~30.0%,调味料5.0~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馅料以重量百分比计,组成为:瘦肉与鱼糜30.0~40.0%,复合磷酸盐0.2~0.3%,食用盐2.0~5.0%,调味料2.0~5.0%,水0~5.0%,冷冻海蜇颗粒30.0~50.0%,胶原蛋白酶0.1~5.0%;所述瘦肉与鱼糜的混合比例为:0~100%:100~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安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安井食品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安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安井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15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