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系统、有源矩阵发光二极管面板及显示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78795.0 | 申请日: | 2015-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0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罗红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张耀光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有源 矩阵 发光二极管 面板 显示 驱动 方法 | ||
一种触控系统、有源矩阵发光二极管面板及显示驱动方法,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所述触控系统包括:玻璃盖板(21)、偏光片(22)、封装玻璃(23)、TFT背板(24)、TX电路(25)、RX电路(26);所述玻璃盖板(21)、所述偏光片(22)、所述封装玻璃(23)和所述TFT背板(24)从上到下顺次贴合;所述TX电路(25)位于所述TFT背板(24)上,所述RX电路(26)位于所述封装玻璃(23)上。由于将TX电路(25)和RX电路(26)分别设置在TFT背板(24)上和所述封装玻璃(23)上,所以减少了触控系统的叠层数量,从而降低了触控系统的厚度,进而实现了AMOLED显示屏幕的轻薄化,降低了终端产品的重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系统、有源矩阵发光二极管面板及显示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显示器件是业界公认的最具有发展前景的下一代显示技术,是当下光电领域的研究焦点和热点之一。因此,利用AMOLED(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制作的AMOLED显示屏幕以其画质优良、更加轻薄等诸多优点,被运用到了高端的智能机型上。
其中,AMOLED显示屏幕包括显示屏和触控系统。参见图1,触控系统包括多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玻璃盖板、独立传感器、偏光片、封装玻璃和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背板。其中,在独立传感器的上下表面上分别设置有RX(Receiver,接收器)电路和TX(Transfer,发送器)电路。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触控系统包括多层结构,且制作在显示屏上面,所以需要单独制作一片玻璃或其他材质的材料用以制作触控系统,从而导致AMOLED显示屏幕的厚度较大,增加了终端产品的重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系统、有源矩阵发光二极管面板及显示驱动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系统,所述触控系统包括:玻璃盖板、偏光片、封装玻璃、TFT背板、TX电路、RX电路;
所述玻璃盖板、所述偏光片、所述封装玻璃和所述TFT背板从上到下顺次贴合;
所述TX电路位于所述TFT背板上,所述RX电路位于所述封装玻璃上。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TFT背板上包括像素电路;
所述TX电路在所述像素电路中穿插走线;
所述RX电路在所述封装玻璃的上表面穿插走线。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TFT背板上包括像素电路;
所述TX电路在所述像素电路中穿插走线;
所述RX电路在所述封装玻璃的下表面穿插走线。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触控系统包括有OLED阴极层;
所述OLED阴极层位于所述封装玻璃的下表面;
所述RX电路在所述OLED阴极层中穿插走线。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TX电路的多条走线将所述像素电路的像素阵列分隔成多个像素阵列块。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RX电路将所述OLED阴极层分割为多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87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确定用于接近敏感相互作用的俯仰角
- 下一篇:电子设备、以及驱动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