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清洁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8009.0 | 申请日: | 2015-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84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R.D.彼得雷亚;L.D.基肯;S.A.怀特赛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利肯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D17/00 | 分类号: | C11D17/00;C11D3/39;C11D3/22;C11D3/20;C11D3/10;C11D3/08;C11D3/04;C11D3/50;C11D3/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刘蕾 |
地址: | 美国南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洁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具有受控溶解和改进的螯合体系的清洁组合物。所述清洁组合物通常包括大部分重量的过碳酸盐化合物、螯合体系和粘合剂体系。本发明还涉及含有过氧化物部分的非氧化固体清洁组合物。这些组合物理想地适用于清洁器具,诸如自动洗衣机和洗碗机。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11月25日提交的题为“Cleaning Composition(清洁组合物)”的第62/083,970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受控溶解和改进的螯合体系的清洁组合物。所述清洁组合物通常包含大部分重量的过碳酸盐化合物、螯合体系和粘合剂体系。本发明还涉及含有过氧化物部分的非氧化固体清洁组合物。这些组合物非常适用于清洁器具,诸如自动洗衣机和洗碗机。
背景技术
在文献中已经确定清洁诸如自动洗衣机和洗碗机的器具,在某些情况下是必需的。例如,已知不希望的气味和/或可见的霉菌(mold)和霉层(mildew)在这种器具的潮湿环境中随着时间而发展。一些器具,诸如自动洗衣机,甚至已经被开发出具有专门用于清洁机器本身的清洁循环。
已经开发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清洁组合物,用于预防和控制微生物的生长。这些包括,例如,漂白组合物和包括漂白组合物的洗涤剂配方。然而,随着新的消费品的不断引入,在市场中对防止这些新产品中的一些所呈现的细菌存在持续需求。特别关注的是,本发明涉及减少和/或消除具有水接触表面的家用电器和/或设备中的微生物和生物膜的生长。具有水接触表面的家用电器的实例包括洗衣机、洗碗机、咖啡机等。具有水接触表面的其他设备包括涡流式浴缸、室内加湿器和除湿器、空调机组等。
洗衣机中微生物的生长和增殖例如通常发生在长时间暴露于温暖潮湿环境中,所述环境可能含有肥皂残余物和衣服残留物,诸如来自衣服的体油、纤维颗粒和污垢以及细菌。这种环境导致不希望的气味和生物膜的发展。生物膜是诸如细菌和真菌的微生物在表面上生长。生物膜通常被外聚物基质包围。丰富的微生物生长和基质生产都导致可见的微生物群落,从而损害表面的美学吸引力。此外,由于微生物生长产生的次生代谢物包括可被消费者检测为恶臭味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特别地,滚筒洗衣机在机器中的任何水接触位置中提供微生物生长的理想环境。该洗衣机的四个主要部件通常是洗涤桶、不锈钢洗涤缸、铝支撑支架和圆形门密封垫圈(也称为“波纹管”),其在洗涤隔室和洗衣机门之间提供密封。生物膜可在洗衣机下方、在连接部件并将水输入及输出到机器的管道(piping)和装管(tubing)上、在外洗涤桶的内表面上和在内洗涤桶的外表面上形成。随着生物膜中的微生物生长,它们倾向于穿透支撑表面,导致微生物所附着的表面被污染。微生物生长还导致机器部件的劣化,这潜在地导致部件或整个洗衣机的生命周期减少。另外,在生物膜生长和成熟的过程中,部分生物膜可能脱离并接触在洗衣机中洗涤的衣服、毛巾、床单等。这种生物膜与衣服接触可能不期望地且不可逆地使在洗涤过程中与分离的生物膜接触的衣物被污染并在其上留下残留气味。
顶装式和前装式洗衣机都经历臭味(既在机器中又转移到衣服中)以及霉菌和污染问题。这些问题被认为源于在包括垫圈的部件上的生物膜形成。数月后,消费者通常可以看到橡胶门波纹管上的污染。机器其他区域的生物膜造成的恶臭通常在现场使用三个月内引起注意。在最坏的情况下,机器的气味被转移到衣服上。
具有水接触表面的器具和设备中(特别是在洗衣机中)的微生物生长和增殖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通过对于制造更节能和环保的消费品的愿望显现出来。例如,洗护行业正在生产高效洗衣机,旨在在较低的洗涤水温度下清洁衣物。在一些国家已经执行限制此类器具中的水量和使用过量的液体洗衣剂的规定。因此,设计用于在较低温度和较低水量下清洁衣物的前装式洗衣机和机器的产量增加已经对能够减少和/或消除在这些机器内包含的水接触表面上的微生物生长的清洁组合物产生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利肯公司,未经美利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80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