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球形车轮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47985.6 | 申请日: | 2015-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4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安德鲁·洛夫兰;罗伯特·厄普顿 | 申请(专利权)人: | 厄尔利赖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9/00 | 分类号: | B62K9/00;B62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融冰 |
地址: | 英国***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球形 车轮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1),包括框架(17);绕相对于框架(17)横向且固定的第一轴线可旋转的前地面接合球体(2);绕多个轴线可旋转的后地面接合球体(3);以及朝向车辆(1)的前部设置的、用于骑车者握持的抓握部(11)。支撑构件(25)枢转地连接到框架(17)的后部,且沿车辆(1)的纵向从与框架(17)的连接点到支撑构件(25)的远端部分向下突出。后球体(3)连接到支撑构件(25)的远端部分,用于绕相对于支撑构件(25)横向且固定的第二轴线旋转。支撑构件(25)关于框架(17)绕沿车辆(1)向下和纵向延伸的第三轴线可枢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更具体地,但不仅限于,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由坐在车辆上的人用其接合地面的脚来推进的车辆。
背景技术
此种类型的已知车辆是自行车。人的脚而非踏板被用于向前推进自行车。这种自行车有时被称为“平衡自行车”。骑车者可以开发平衡感而没有使用踏板的复杂性,并且可以学习将两脚抬离地面来滑行一定距离。典型地,平衡自行车具有可以用于使前轮转弯的车把,以便自行车可以转向。
特别地对非常年幼的儿童来说,通常达到大约2岁大的儿童,常规的平衡自行车可能太难以控制。在PCT专利申请WO2010/116126中公开了一种由年幼儿童使用的车辆,其中前后车轮由球体来代替,两者均可绕三条正交轴线旋转。骑车者的脚接合地面且车辆由骑车者的脚沿着地面推进。存在用于骑车者握持的横向把手,但这是固定的且不用于使车辆转向。相反,通过使用骑车者接触地面的脚和通过骑车者转移重量来控制转向。无论骑车者选择哪个方向移动,球体都会绕任何必要的轴线旋转,以适应方向的改变。
为了简化此种车辆的使用,在PCT专利申请WO2012/104622中公开了一种改型,其中仅后球体绕三条正交轴线可旋转。前球体绕单个横向轴线可旋转。同样,存在用于骑车者握持的横向把手,但这是固定的且不用于使车辆转向;以及通过使用骑车者接触地面的脚和通过骑车者转移重量来控制转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是PCT专利申请WO2012/104622中公开的车辆的改进,其中后球体以不同的方式被安装,但仍然能旋转以适应车辆的方向改变。
从第一方面来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框架,绕相对于所述框架横向且固定的第一轴线可旋转的前地面接合球体,绕多个轴线可旋转的后地面接合球体;以及朝向所述车辆的前部设置且用于骑车者握持的抓握部;其特征在于:支撑构件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框架的后部,且沿所述车辆的纵向从与所述框架的连接点到所述支撑构件的远端部分向下突出;所述后球体连接到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远端部分,用于绕相对于所述支撑构件横向且固定的第二轴线旋转;并且所述支撑构件关于所述框架绕沿所述车辆向下和纵向延伸的第三轴线可枢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轴线穿过后球体,优选地,穿过后球体的中心,或者邻近于(即接近于)后球体的中心。优选地,后球体和支撑件的组合不以常规的脚轮方式工作,并且第三轴线不应离后球体的中心太远。优选地,该设计的一些实施例的特征为:球体的外表面不改变位置,即,当脚轮绕其轴线旋转时,不存在伴随脚轮的摆动。然而,可能的是,第三轴线从球体的中心的一点偏离提高了性能。
一般而言,球体是一种特定的几何物体,但是在本发明的背景下,在实际的实施例中,可以不使用完美的球体。例如,“球体”可以是具有球形接触表面的主体,但是例如端部可以在轴承处被截断,且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截断。还可以是:稍微远离真正的球面接触可以有助于自动定心。因此,在本发明的语境中,术语“球体”意指具有基本上或者近似于球形的接合地面的接触表面的主体,而不管主体的剩余部分的形状。
优选地,支撑构件从支撑构件与框架的连接点向前延伸;并且第三轴线从支撑构件与框架的连接点向下和向前延伸。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车辆由使用者接合地面的脚来推进。然而,本发明也可应用于另外地或者可选地由其它装置推进的车辆,例如使用脚动力式踏板,和/或使用例如电机或者内燃机的动力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厄尔利赖德有限公司,未经厄尔利赖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479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