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叠片材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37358.4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6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高柳邦重;白崎慎也;中野有纱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SHINDO |
主分类号: | B29C65/02 | 分类号: | B29C65/02;B32B25/08;B32B25/20;B32B2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王永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层叠片材的制造方法,所述层叠片材包含氟树脂膜和硅橡胶片,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经表面处理的具有反应性官能团的氟树脂膜与片状的1分钟半衰期温度在100~150℃范围的含有机过氧化物的混炼型硅橡胶组合物重叠,在加压下在90℃~135℃加热,使该硅橡胶组合物固化。还涉及由此制造的层叠片材,其包含氟树脂膜和硅橡胶片,其中,氟树脂膜与硅橡胶片粘接,基于JIS K6854‑2(粘接剂‑剥离粘接强度试验方法‑第2部:180度剥离)的剥离粘接强度为3N以上,120mm见方的层叠片材的四角不弯曲成一端半圆弧的形状或一端C字型的形状,四角的平均翘度值为35mm以下。
技术分野
本发明涉及包含氟树脂膜和硅橡胶片的层叠片材的制造方法、以 及包含氟树脂膜和硅橡胶片的层叠片材。
背景技术
由于氟树脂与其他树脂的粘接困难,因此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物理 的表面处理方法、化学的表面处理方法。
由于氟树脂与橡胶的粘接也困难,因此不容易制作氟树脂层与橡 胶层粘接的层叠体。为此,作为氟树脂层与橡胶层的粘接性提高手段, 提出了以下方法:(1)通过共聚向氟树脂的聚合物末端和/或侧链中引 入反应性官能团的方法、(2)使氟树脂含有增粘剂的方法、(3)使橡胶 含有增粘剂的方法、(4)并用(1)和(2)的方法、(5)并用(1)和(3)的 方法、(6)并用(1)、(2)和(3)的方法。进而提出了(7)在氟树脂上涂 布底漆使橡胶粘接的方法。
在专利文献1(特开2005-022403)和专利文献2(再表2009/020181) 中,公开了(4)、(5)、(6)。在专利文献3(特开2010-089479)和专利 文献7(特开2013-099935)中公开了(5)。在专利文献4(特开 2010-253728)中公开了(1)。在专利文献5(特开2010-253729)和专利 文献6(特开2012-126015)中基本公开了(3)。在专利文献8(再表 2004-018201)中公开了(7)。
例如,在专利文献2(再表2009/020181)中公开了包含通过共聚 而由在聚合物的主链末端或侧链末端具有羰基、烯烃基或氨基的氟树 脂形成的氟树脂层(a)和由弹性体组合物形成的弹性体层(b)的层叠 体:氟树脂层(a)中的氟树脂含有至少1种多官能化合物(c)的上述层 叠体、弹性体层(b)中的弹性体组合物含有选自由盐、胺化合物、环 氧树脂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的上述层叠体,可举出各种弹性 体组合物,还例示了硅橡胶。
在专利文献3(特开2010-089479)中,公开了由含有未硫化橡胶 (a1)和胺化合物(a2)的硫化用橡胶组合物形成的橡胶层(A)、与通过共 聚由在侧链和/或主链末端具有选自由羰基和羟基构成的组的至少1 种反应性官能团的氟树脂(b)形成的氟树脂层(B)层叠而成的层叠体, 作为未硫化橡胶,例示了各种未硫化橡胶,还例示了硅橡胶。
在专利文献4(特开2010-253728)中,公开了含有由通过共聚而在 聚合物的主链末端或侧链末端具有选自由杂环基、磺酰基、磺基、巯 基、酰基、羟基、炔基、偶氮基、重氮基、氰氧基、二硫化物基、亚 氨基、异氰基、腈基、硝基、亚硝基、过氧基、环氧基、羰基、烯烃基和氨基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官能团的氟树脂形成的氟树脂层(a) 和由弹性体组合物形成的弹性体层(b)的层叠体,作为弹性体组合物, 例示了硅橡胶组合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5-022403号公报
专利文献2:再表2009-020181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10-089479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10-253728号公报
专利文献5:特开2010-253729号公报
专利文献6:特开2012-126015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SHINDO,未经株式会社SHINDO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373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