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叠片材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37358.4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6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高柳邦重;白崎慎也;中野有纱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SHINDO |
主分类号: | B29C65/02 | 分类号: | B29C65/02;B32B25/08;B32B25/20;B32B2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王永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层叠片材的制造方法,所述层叠片材包含下述氟树脂膜和下述硅橡胶片,其特征在于,将厚度为10~1000μm、经表面处理的具有作为反应性官能团的环氧基、或环氧基和羰基的氟树脂膜与厚度为0.2~5.0mm的片状的含有(B1)疏水化处理增强性二氧化硅填料、或者由(B2)增强性二氧化硅填料和(C)疏水化处理剂组成的填料组合,以及(D)1分钟半衰期温度在100~150℃范围的有机过氧化物的混炼型硅橡胶组合物,按照经表面处理的具有作为反应性官能团的环氧基、或环氧基和羰基的面与该硅橡胶组合物相接的方式重叠,在加压下在90℃~135℃加热,使该硅橡胶组合物固化;其中,对于该层叠片材而言,厚度为10~1000μm的氟树脂膜与厚度为0.2~5.0mm的硅橡胶片粘接,基于JIS K6854-2粘接剂-剥离粘接强度试验方法-第2部:180度剥离的剥离粘接强度为5N/25mm以上,对于120mm见方的层叠片材,其四角不弯曲成一端半圆弧的形状或一端C字型的形状,四角的平均翘度值为35mm以下。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片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表面处理的具有作为反应性官能团的环氧基或、环氧基和羰基的氟树脂膜通过将氟树脂膜表面在含有具有环氧基的有机化合物或具有环氧基和羰基的有机化合物的非活性气体气氛中进行放电处理来制造。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片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基和羰基为缩水甘油基和羰基。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片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氟树脂膜为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膜、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膜或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ETFE)膜。
5.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层叠片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1分钟半衰期温度在100~150℃范围的有机过氧化物为二酰基过氧化物类或过氧酯类。
6.层叠片材,包含下述氟树脂膜和下述硅橡胶片,其特征在于,其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制造,其中,厚度为10~1000μm、经表面处理的具有作为反应性官能团的环氧基、或环氧基和羰基的氟树脂膜与厚度为0.2~5.0mm的1分钟半衰期温度在100~150℃范围的有机过氧化物固化硅橡胶片粘接,该硅橡胶含有(B1)疏水化处理增强性二氧化硅填料;对于该层叠片材而言,基于JIS K6854-2粘接剂-剥离粘接强度试验方法-第2部:180度剥离的剥离粘接强度为5N/25mm以上,对于120mm见方的层叠片材,其四角不弯曲成一端半圆弧的形状或一端C字型的形状,四角的平均翘度值为35mm以下。
7.权利要求6所述的层叠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基和羰基为缩水甘油基和羰基。
8.权利要求6所述的层叠片材,其特征在于,氟树脂膜为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膜、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膜或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ETFE)膜。
9.层叠片材的制造方法,所述层叠片材包含下述氟树脂膜和下述硅橡胶片,其特征在于,在厚度为0.2~5.0mm的片状的含有(B1)疏水化处理增强性二氧化硅填料、或者由(B2)增强性二氧化硅填料和(C)疏水化处理剂组成的填料组合,以及(D)1分钟半衰期温度在100~150℃范围的有机过氧化物的混炼型硅橡胶组合物的两面,将厚度为10~1000μm、经表面处理的具有作为反应性官能团的环氧基、或环氧基和羰基的氟树脂膜,按照经表面处理的具有作为反应性官能团的环氧基、或环氧基和羰基的面与该混炼型硅橡胶组合物的两面相接的方式重叠,在加压下在90℃~160℃加热,使该硅橡胶组合物固化,其中,在厚度为0.2~5.0mm的硅橡胶片的两面粘接厚度为10~1000μm、经表面处理的具有作为反应性官能团的环氧基、或环氧基和羰基的氟树脂膜;对于该层叠片材而言,基于JIS K6854-2粘接剂-剥离粘接强度试验方法-第2部:180度剥离的剥离粘接强度为5N/25mm以上,对于120mm见方的层叠片材,其四角不弯曲成一端半圆弧的形状或一端C字型的形状,四角的平均翘度值为5mm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SHINDO,未经株式会社SHINDO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3735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