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纯电动车车架横梁总成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84229.4 | 申请日: | 2015-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0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亓永;曲金亮;李超;陈宇;宋炎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于晓晓 | 
| 地址: | 2501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车架 横梁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纯电动车车架横梁总成。
背景技术
车架纵梁上的横梁需要承受来自车架的扭转和弯曲应力,此外,纯电动车上一类横梁往往还需要装配车载装置的任务,其结构稳定性对于整车结构稳定性十分重要,同时,此类横梁还应具有安装方便、结构简单和强度高等特点,现有技术中上述一类纯电动车架横梁总成存在着结构较复杂,通用性较差,强度和刚性较低等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有效提高强度、可靠性、抗扭能力的纯电动车车架横梁总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通用性好,可有效提高强度、可靠性、抗扭能力的纯电动车车架横梁总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纯电动车车架横梁总成,包括“U”型的横梁,横梁由上翼面、下翼面和横梁腹面组成,固定连接在横梁上的加强板,对称的固定连接在横梁的上翼面和下翼面两端的两个横梁连接板,本实用新型的车架横梁总成还包括与所述横梁的下翼面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传动轴保护架,用来保护传动轴,减少传动轴的损伤,传动轴保护架呈凹槽形,其凹槽面上有呈“U”型的传动轴通孔。
上述的加强板固定连接在横梁内侧的上翼面和下翼面上,其中,加强板由底面、两个相对的侧面呈“U”型一体连接,加强板的每个侧面两端分别有与对应侧面垂直的固定板,加强板的两个侧面和它们所对应的两个固定板呈“U”型一体连接,其中,加强板与横梁上翼面和下翼面通过侧面和固定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横梁连接板由对应的连接板腹面和位于每个连接板腹面两端的两个呈“C”型的固定面一体连接。
上述的加强板的侧面与横梁腹面采用铆钉连接,加强板的固定板与对应的横梁的上翼面和下翼面采用铆钉连接,横梁和连接板的固定面采用铆钉连接。
上述的横梁腹面有减重孔Ⅰ,用来减轻车架横梁总成的重量,减重孔Ⅰ周围有第一安装孔Ⅰ,所述的横梁上翼面和下翼面上分别有第二安装孔Ⅰ,横梁腹面两端有呈“U”型的缺口Ⅰ,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后形成过线孔或过管孔,
优选的,上述的减重孔Ⅰ有1-4个,第一安装孔Ⅰ有2-10个,上翼面和下翼面上的第二安装孔Ⅰ有4-12个。
上述的加强板的底面有与横梁腹面的一个减重孔Ⅰ对应的减重孔Ⅱ,减重孔Ⅱ周围有与横梁腹面的第一安装孔Ⅰ对应的第一安装孔Ⅱ,加强板的每个固定板上有与横梁上翼面和下翼面上的第二安装孔Ⅰ对应的第二安装孔Ⅱ。
上述的横梁连接板的连接板腹面一端有呈“U”型的的缺口Ⅱ,用来减少应力集中,避免对应连接板的撕裂。
上述的横梁上翼面和下翼面上两端面分别有第三安装孔Ⅰ,横梁连接板的呈“C”型的每个固定面上有与第三安装孔Ⅰ对应的第三安装孔Ⅱ。
优选的,上述的每个上翼面和下翼面上的第三安装孔Ⅰ有2-8个。
上述的传动轴保护架与横梁的下翼面焊接连接,组成整体结构,增强了横梁的抗扭抗弯能力。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6.6米纯电动车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加强板的设计,提高了纯电动车车架横梁总成的强度,通过传动轴保护架的设计,提高了抗扭转力和抗弯曲力,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用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传动轴保护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如下:1-横梁,11-缺口Ⅰ,12-减重孔Ⅰ,13-第一安装孔Ⅰ,14-第二安装孔Ⅰ,15-第三安装孔Ⅰ,2-加强板,21-第一安装孔Ⅱ,22-第二安装孔Ⅱ,24-第二减重孔Ⅱ,3-传动轴保护架,31-传动轴通孔,4-连接板,41-缺口Ⅱ,42-第三安装孔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当然,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42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