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形玩具的转动变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6750.0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2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邓燕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燕弟 |
主分类号: | A63H3/04 | 分类号: | A63H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23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形 玩具 转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了涉及变形玩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形玩具的转动 变形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变形玩具玩具机器人或者变形玩具手枪,通常结构比较复杂,使 用者要将变形玩具从一种状态转换成另一种状态,需要进行大量的操作。
由于现有的玩具机器人结构不科学,导致变形不合理,变形后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形玩具的转动变形装置,通 过连接杆的结构设置,使得变形后的玩具机器人的左、右可转动变形翅膀组 件呈斜向上张开状态。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变形玩具的转动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变形装置包括左、 右可转动变形翅膀组件,所述可转动变形翅膀组件为对称设置在一玩具机器 人后背上;
左、右所述可转动变形翅膀组件分别包括翅膀主体,以及转动杆组件, 所述翅膀主体包括中翼;所述转动杆组件包括转动杆以及旋转连接头,所述 转动杆为一长条平板,转动杆的一端设有与玩具机器人后背连接,转动杆的 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连接头一端连接,所述旋转连接头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 中翼;
所述转动杆与玩具机器人后背连接的一端为铰链结构,该铰链结构包括 中心连接穿孔,该中心连接穿孔为竖直设置,中心连接穿孔的轴线与长条平 板的上表面垂直面上的投影构成一锐角结构。
所述转动杆与旋转连接头连接的一端为上夹持部、下夹持部组成,所述 旋转连接头卡设在上夹持部及下夹持部中。
所述转动杆与玩具机器人后背连接的一端的铰链结构包括铰链座,所述 铰链座的宽度为转动杆中部宽度的一半,并且所述铰链座设置在转动杆一端 部的下部,所述铰链座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均为水平面;
所述铰链座的下表面与转动杆下表面构成一钝角结构;
所述转动杆中部,位于铰链座与上夹持部及下夹持部之间,设有一直角 梯形凹槽,所述直角梯形凹槽的直角位于上夹持部及下夹持部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杆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方 式与玩具机器人的背部活动连接,转动杆的铰链结构的中心连接穿孔为竖直 设置,而中心连接穿孔的轴线与长条平板的上表面垂直面上的投影构成一锐 角结构,因此使得转动杆与玩具机器人背部连接并张开后,转动杆呈斜向上 伸展状态,使得与转动杆另一端连接的翅膀主体呈斜向上伸展的状态。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可转动变形翅膀组件的展开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可转动变形翅膀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可转动变形翅膀组件与玩具机器人连接的伸展结构示意 图;
图4为实施例左、右可转动变形翅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的转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可转动变形翅膀组件,2.翅膀主体,21.中翼,3.转动杆组件, 31.转动杆,311.铰链结构,312.上夹持部,313.下夹持部,314.直角梯形 凹槽,315.铰链座,32.旋转连接头,4.玩具机器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燕弟,未经邓燕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67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童玩具ATM存取款机叶片开关电磁锁结构
- 下一篇:拼接玩具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