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件式LED封装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LED显示屏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99849.4 | 申请日: | 2015-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1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吴香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安普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62;H01L33/58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插件 led 封装 结构 具有 显示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光二极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件式LED封装结构及具 有该结构的LED显示屏。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ED(LightEmittingDiode)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 直接把电转化为光。它不同于白炽灯钨丝发光与节能灯三基色粉发光的原理, 而采用电场发光。LED的特点非常明显,寿命长、光效高、无辐射与低功耗。 同时,LED的光谱几乎全部集中于可见光频段.LED光源可利用红、绿、蓝三 基色原理,在计算机技术控制下使三种颜色具有256级灰度并任意混合,即可 产生256×256×256=16777216种颜色,形成不同光色的组合,实现丰富多彩的 动态变化效果及各种图像。
鉴于LED的自身优势,目前被大量应用在显示屏市场上。由于LED业 界一直无法突破户外防水防潮,以及防紫外线的封装工艺技术,对于防水防潮 贴片型发光二极管一直无法突破,故而户外显示屏市场一般还是采用Lamp传 统封装结构用;传统的Lamp封装结构,防水明显优于贴片型发光二极管,但 本身工艺的限制防水涂层的厚度大,进而造成屏体较重,搬运及安装时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件式LED封装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 Lamp封装结构屏体较重,搬运及安装时很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解决的;一种插件式LED封装结构,包括LED灯片和 支撑所述LED灯片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端设有支撑座,所述LED灯片设 置在所述支撑座内,所述支撑件上端还连接有包覆所述支撑座的封装透镜,所 述支撑件上设有定位卡点,所述定位卡点位于所述封装透镜的下方,所述封装 透镜下端与所述定位卡点之间有空隙,且所述空隙小于或等于1.1mm。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包括阳极杆和与所述阳极杆配合的阴极杆,所述支 撑座位于所述阴极杆上端,且所述支撑座上凹设有的碗状结构,所述碗状结构 内连接所述LED灯片。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卡点为垂直于所述支撑件向外延伸的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凸台沿垂直于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或等于 0.35mm。
进一步地,所述凸台沿平行于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或等于 0.6mm。
进一步地,所述封装透镜为粘接在所述阳极杆和所述阴极杆的上部的环氧 树脂透明罩。
进一步地,所述阳极杆和所述阴极杆上与所述环氧树脂连接处均设有条纹 印花。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件式LED封装结构,相对于现有的Lamp封装结构具 有的技术效果为:传统的LED封装结构在其制作过程中,其支撑件通过粘胶工 艺连接连接杆,然后经剪脚工艺后形成定位卡点,也即传统的定位卡点的位置 为连接杆与支撑件连接的部位,由于工艺的限定难易改变连接杆的位置,使得 点位卡点与封装透镜之间的距离较大,通常在2.2-3.0mm,本实用新型直接在 支撑件上设置定位卡点,定位卡点的位置位于封装透镜的下方,但不受连接杆 的影响,因此位置不受工艺的限制,使得封装透镜下端部与定位卡点之间的空 隙较小,空隙小于1.1mm,远小于传统的空隙尺寸,进而,需要涂设在封装透 镜与定位卡点之间的防水层的厚度减小,从而减轻屏体的重量,便于搬运和安 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LED显示屏,包括PCB板和若干个连接在所述PCB 板上的如前述的插件式LED封装结构,所述封装结构通过定位卡点限位在所述 PCB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PCB板与所述封装透镜之间涂设有覆盖所述支撑架的防水 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显示屏,相对于现有的显示屏,整体结构重量减少, 安装和搬运更加的轻松。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技术工艺中点胶后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技术工艺制作完成的LED插接件。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增加新的定位卡点后点胶工艺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经图3点胶工艺制作完成的LED插接件。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4的LED插接件连接在PCB板后的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安普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安普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98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头预制管缠丝机
- 下一篇:乙苯/苯乙烯顺序分离共沸热回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