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变速箱换档摇臂结构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78379.3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4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姚轩;褚笑天;范亘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黄灿;刘伟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变速箱 换档 摇臂 结构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档摇臂,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变速箱换档摇臂结构及 汽车。
背景技术
参见图1至图3,现有技术中的传统自动变速箱换档摇臂通过变速箱端的 异形凸台结构进行安装定位,安装后和拉线支架共同确定了唯一的拉线布线走 向,安装定位孔50的角度不可更改。但随着项目的增多及衍生,不同变速箱 的换档角度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按照特定项目的设计需要,重新开发换档摇臂, 使之适应特定项目换档摇臂安装所需角度。但新件的开发周期长且伴有一定的 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变速箱换档摇臂结构及汽 车,可以实现换档摇臂安装角度的自由调整,便于各项目平台化通用及换档力 按需优化。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变速箱换档摇臂结构,包括:
换档摇臂,所述换档摇臂的一端设置有通孔;
换挡球头,固定在所述换档摇臂的另一端;以及
垫片,固定在所述换档摇臂的一端的所述通孔处,所述垫片上设置有安装 定位孔,所述通孔透过所述安装定位孔至少部分显露,通过所述安装定位孔和 所述通孔叠加得到一用于调整换档摇臂安装角度的长圆孔。
优选的,所述通孔为圆形通孔。
优选的,所述安装定位孔为长圆孔。
优选的,所述垫片焊接在所述换档摇臂上。
优选的,所述安装定位孔的孔心与所述通孔的孔心对准。
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自动变速箱,还包 括如上所述的自动变速箱换档摇臂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调整垫片焊接的工装定位角 度,即可实现换档摇臂安装角度的自由调整,便于各项目平台化通用及换档力 按需优化。与传统的换档摇臂结构相比,这种新型结构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很 好地实现了换档摇臂在各项目平台上通用的可能性,降低了新件的开发风险, 缩短了开发周期,同时,成本上基本保持不变或略有下降,对工程意义重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自动变速箱换档摇臂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自动变速箱换档摇臂结构的右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自动变速箱换档摇臂结构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变速箱换档摇臂结构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变速箱换档摇臂结构的右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变速箱换档摇臂结构的正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变速箱换档摇臂结构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 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4至图7,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变速箱换档摇臂结构包括:换档摇臂 2,换档摇臂2的一端设置有通孔3,例如通孔3为圆形通孔;换挡球头1,固 定在换档摇臂2的另一端;以及垫片4,固定在换档摇臂2的一端的通孔3处, 垫片4上设置有安装定位孔51,例如安装定位孔51为长圆孔,通孔3透过安 装定位孔51至少部分显露,通过安装定位孔51和通孔3叠加得到一用于调整 换档摇臂2安装角度的长圆孔。对于安装定位孔51的与通孔3的对准可以根 据情况调整,例如安装定位孔51的孔心与通孔3的孔心对准,对准后,将垫 片4焊接在所述换档摇臂2上。
需要说明的是,垫片4与换档摇臂2的连接方式并不限于焊接,还可以采 用胶接等多种方式。在使用中,根据实际需要的定位角度,通过调整垫片4 焊接的工装定位角度,即可实现换档摇臂安装角度的自由调整,简单便捷。
与传统的换档摇臂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垫片4这一结构简单的构 件,便很好地实现了换档摇臂在各项目平台上通用的可能性,同时也降低了新 件的开发风险,缩短了开发周期,并且保持成本不变或略有下降,工程意义重 大。
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自动变速箱,还包 括如上所述的自动变速箱换档摇臂结构。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 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783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变速器操纵系统减震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抗震表齿轮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