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平全对置增程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45602.4 | 申请日: | 2015-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5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 发明(设计)人: | 白云龙;朱飞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云龙 |
| 主分类号: | F02B75/24 | 分类号: | F02B75/24;F02B6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 置增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设备领域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而言, 涉及一种水平全对置增程器。
背景技术
增程器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内燃机和增程器。其中,内燃机是 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 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而发电机则是将内燃机输出的动 力转化为电能的机械设备。
但是,现有的增程器大多存在结构复杂,加工麻烦,运转时噪 声较大、振动剧烈且平衡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平全对置增程器,以改善上 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水平全对置增程器包括内燃机和发电机,所述内燃机包括缸 体和卡板,所述缸体和卡板可拆卸连接从而共同形成曲轴箱,所述 曲轴箱上设置有可转动的曲轴和两个对称设置且轴线重合的活塞 缸,所述曲轴包括曲拐,所述曲拐上连接有两个连杆,两个连杆均 呈弯曲状且分别连接有活塞,两个活塞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对称设 置的活塞缸内,所述发电机的机壳连接于所述曲轴箱上,所述曲轴 的输出端与发电机的转子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曲轴的输出端设置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通 过螺栓与所述发电机的转子连接。
采用法兰盘连接的目的在于其结构简单,连接稳定,可以有效 实现曲轴和发电机的转子的同步转动,保证发电机的正常发电。
作为优选的,所述缸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发电机匹配的安 装环,所述发电机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安装环上。
设置安装环的目的在于方便内燃机和发电机装配时的定位,同 时提高整个增程器的结构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所述曲轴箱上设置有用于活塞缸散热的冷却槽, 所述冷却槽连通有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
设置冷却槽的目的在于对处于工作状态的活塞缸进行冷却,从 而避免其因温度过高而影响本水平全对置增程器的正常运行。
作为优选的,所述曲轴远离发电机的一端设置有正时齿轮,所 述正时齿轮有两个,沿所述曲轴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采用正时齿轮的目的在于其具有传动准确,结构紧凑,工作可 靠,寿命长的特点,而设置两个的目的在于提高传动的稳定性和可 靠性。
作为优选的,所述活塞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环形槽,所述环形 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为聚四氟乙烯密封圈。
设置多个密封圈的目的在于避免燃烧产生的污染物穿过活塞和 活塞缸之间的间隙进入曲轴箱,从而保证曲轴和连杆的正常工作, 延长两者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杆包括依次连接的大头、杆身以及小头, 所述大头与杆身的连接处以及杆身与小头的连接处均采用圆弧过 渡。
设置圆弧的目的在于避免连杆内应力集中,优化连杆的力学性 能,延长连杆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杆的大头设置有与所述曲拐匹配的连接孔, 所述连接孔的边缘设置有与所述连杆一体成型的环形凸起。
设置环形凸起的目的在于减小连接于同一曲拐上的两个连杆之 间的接触面积,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减缓两者之间的磨损,延 长两者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的,所述曲轴箱上设置有曲轴支座,所述曲轴支座上 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曲轴包括与所述安装孔匹配的轴颈,所述安装 孔的内壁和轴颈之间设置有滑动轴承。
设置滑动轴承的目的在于使曲轴可以相对于曲轴支座平稳、可 靠、无噪声地相对转动。
作为优选的,所述滑动轴承的侧壁上设置有润滑油孔,所述润 滑油孔有多个,沿所述滑动轴承的长度方向和圆周方向间隔设置。
设置多个润滑油孔的目的在于使曲轴和滑动轴承的滑动表面被 润滑油分开而不发生直接接触,从而可以大大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 损失和表面磨损。同时,油膜还具有一定的吸振能力,可以提高曲 轴和滑动轴承相对转动的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水平全对置增程器采用活塞缸对称设置于曲轴两侧且一个曲 拐连接两个连杆的结构,各部件之间连接紧凑,可以有效减小增程 器的体积,提高加工的便捷性,同时,本增程器还可以有效改善NVH 问题,即提高设备运转时的平衡性,降低噪声,减弱振动,有效弥 补现有技术的缺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云龙,未经白云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56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箱用碳氢化合物蒸发气的捕集器
- 下一篇:双燃料发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