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的双离合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6887.0 | 申请日: | 2015-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0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贝恩德·谢佩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097 | 分类号: | F16H3/097;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杨靖;车文 |
地址: | 德国腓德***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离合 变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离合变速器。
背景技术
在由驱动发动机和变速器组成的驱动单元在机动车中前置纵向安装的情况下,变速器的输出轴优选布置在与变速器的一个输入轴或多个输入轴共同的几何轴线中。在带有布置在中心的第一输入轴和构造为空心轴以及同轴地覆于第一输入轴之上布置的第二输入轴的双离合变速器中,输出轴的为此需要的同轴布置可以按如下方式实现,即,输入轴分别经由输入恒定级与配属的中间轴传动连接或可以与之形成传动连接。为了换挡,中间轴可以分别经由多个能分别通过换挡元件切换的圆柱齿轮级有选择地与输出轴传动连接。此外,在该布置中,通常可以通过第一输入轴和输出轴的直接的抗相对转动的(drehfest)连接来切换直接挡位。
在这种类型的双离合变速器的普遍公知的第一基础实施方案中,中间轴彼此轴线平行地且在径向上彼此间隔开地布置,并且与输出轴轴线平行地且在径向上间隔开地布置。在这种类型的双离合变速器的由US4463621A公知的实施方式中,能切换的圆柱齿轮级布置在不同的齿轮平面中。圆柱齿轮级的空套轮分别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输出轴上,并且可以通过配属的换挡元件抗相对转动地与该输出轴连接。经由布置在中心的第一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的联接切换元件可以切换直接挡位。针对四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该公知的双离合变速器总共需要六个齿轮平面。
与之不同的是,在由DE10335262A1公知的双离合变速器中,五个圆柱齿轮级和反向圆柱齿轮级分别在利用布置在输出轴上的共同的固定轮或空套轮的情况下成对地布置在共同的齿轮平面中。反向圆柱齿轮级的两个靠外的齿轮构造为空套轮,由此,三个可能的倒挡中的两个可以切换为迂回挡位。针对七个前进挡和三个倒挡,该公知的双离合变速器总共具有七个齿轮平面。
在这种类型的双离合变速器的普遍公知的第二基础实施方式中,配属于第二输入轴的第二中间轴与输出轴轴线平行地且在径向上间隔开地布置,并且配属于第一输入轴的第一中间轴构造为空心轴且同轴地覆于第二中间轴之上地布置。
在由DE19939819C1公知的这种类型的双离合变速器中,能切换的圆柱齿轮级布置在不同的齿轮平面中。圆柱齿轮级的空套轮分别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输出轴上,并且可以通过配属的换挡元件抗相对转动地与该输出轴连接。借助布置在中心的第一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的联接切换元件可以切换直接挡位。针对六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该公知的双离合变速器总共需要八个齿轮平面。
而在这种类型的双离合变速器的由DE10332210A1公知的另一实施方式中,配属于第一输入轴的第一输入恒定级的从动轮构造为空套轮,其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第一中间轴上,并且可以经由第一联接切换元件抗相对转动地与该第一中间轴连接。此外,第一中间轴可以通过第二联接切换元件抗相对转动地与第二中间轴连接。通过两个联接切换元件,布置在第一中间轴与输出轴之间的圆柱齿轮级交替地与第一或第二输入恒定级传动连接,并且因此分别用于切换两个挡位。针对六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该公知的双离合变速器总共需要六个齿轮平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出一种开头提到的相应于第二基础实施方式的结构类型的双离合变速器,其在紧凑的尺寸的情况下具有至少七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前进挡在顺序切换中应该是能动力换挡的,并且至少在中间或更高的挡位中具有递进的挡位分级(Gangabstufung)。
该任务的解决方案利用如下双离合变速器来实现。
因此,本实用新型以如下用于机动车的双离合变速器为出发点,该双离合变速器带有布置在中心的第一输入轴和构造为空心轴且同轴地覆于第一输入轴之上布置的第二输入轴,其中,两个输入轴在驱动侧可以分别经由摩擦离合器与驱动发动机的传动轴连接,其中,两个输入轴在传动侧分别经由包括驱动轮以及从动轮的输入恒定级分别与中间轴传动连接或可以与之形成传动连接,其中,中间轴可以分别经由多个能分别借助换挡元件切换的圆柱齿轮级有选择地与同轴于第一输入轴且与其轴向相邻地布置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并且其中,第一中间轴构造为空心轴并且同轴地覆于第二中间轴之上地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未经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68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