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智能交通防碰撞系统的通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0643.6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0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川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16 | 分类号: | G08G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杨保刚 |
地址: | 6114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交通 碰撞 系统 通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交通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智能交通防碰撞系统的通讯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车载防碰撞通讯系统,通过集成大量传感器,采集道路中车辆运行状态,分析是否存在碰撞的可能;虽然高灵敏度传感器可以获得精准数据,但其采集距离却很有限,在车速处于中、高速时,无法提前预警,或者即便是提前预警,驾驶员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地避让,从而造成可能的交通事故。进一步地,在高端车系中,采用云端智能交通服务提供一定的道路预警,但考虑实际使用中,鉴于道路的复杂性,网络普及度以及连接稳定性等技术问题的存在,该技术一直未得以较好、较广泛地应用。此外,利用无线保真的车辆通讯技术,虽然获得一定的预警效果,但无线保真技术的频率与交通网络管制频率容易发生串扰,对公共交通安全具有潜在的安全隐患。因此,拓展并提升行驶车辆间的通讯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交通防碰撞系统的通讯装置,其旨在解决现有防碰撞系统存在信息采集范围较小,其云端智能交通服务和无线技术分别存在实际体验较差和安全隐患等技术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对无人汽车开发产生深远的技术启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智能交通防碰撞系统的通讯装置,包括现场可编程逻辑门模块:接收状态时钟信号,输出控制时钟信号和/或通讯时钟信号;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模块连接的可见光短程信号收发机:光信号和电信号进行转换,接收和/或发送光电通讯信号。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可见光短程信号收发机,包括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模块连接的光纤链路:其中包括信号发射通路和信号接收通路;与光纤链路连接的ASIC:发送和/或接收编码电信号;光电通讯装置:光信号和/或电信号进行转换,接收和/或发送编码信号。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编码信号,包括具有IEEE802.15.7协议定义物理层和媒体存取控制层的编码光信号;还包括具有编码时钟的电信号。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光纤链路,包括信号发射通路和信号接收通路。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现场可编程逻辑门模块:至少输出两个电信号,每个电信号速率至少大于1Gbps/s。所述的信号发射通路,包括第一均衡器:通过超高速以太网接口连接现场可编程逻辑门模块,接收电信号;CDR&解串器:接收第一均衡器补偿后的电信号,进行时钟与数据恢复并解串;相位补偿器:接收CDR&解串器的电信号,在动态与静态电信号间进行相位拟合;串行器:接收相位补偿器拟合后的电信号,输出串行电信号;去加重驱动器:接收串行器的电信号,进行去加重和放大操作,输出电信号;ASIC:通过物理介质关联层接口连接去加重驱动器。均衡器可等效高通滤波器,对传输过程中高通信号损耗补偿,增加信号保真度;解串器将高速串行信号转换为并行信号,CDR对信号中时钟与数据进行恢复编码;去加重驱动器,使用去加重方式保持信号上升沿和下降沿处的幅度不变,其他地方信号减弱,调整信噪比,增加信号保真度。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信号接收通路,包括ASIC:接收光电通讯装置LFC上传的电信号;第二均衡器:接收ASIC发出对应信号发射通路中第一均衡器的电信号;CDR:接收第二均衡器补偿后的电信号,进行时钟与数据恢复;多路转换器:接收经CDR7恢复后的电信号,输出至少两个半速电信号;去加重驱动器:接收多路转换器的半速电信号,进行去加重和放大操作。现场可编程逻辑门模块:通过超高速以太网接口连接去加重驱动器,至少接收两个半速电信号。多路转换器充分利用通信信道的容量,大大降低系统的成本。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光电通讯装置,包括驱动器:通过传输总线连接ASIC,输出控制信号;LED:接收LED驱动器的控制信号,发出光信号;光电二极管:接收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跨阻放大器:通过传输总线连接ASIC,接收光电二极管的电信号,输出至ASIC。实现高频保真信号输入输出,具有更为广阔的带宽并且不受管制,跨阻放大器结构较简单,成本较低廉,可批量生产安装到道路路灯中。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实时地且不经由云端交通服务,行驶车辆获得附近车辆行车信息;通讯频率不会串扰公共交通无线频率,拓展通讯带宽,稳定性高且通讯效率显著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碰撞系统模块结构搭建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跨阻放大器实施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川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川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06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