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型卡车及其管路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0027.0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6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牛营凯;王雅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8 | 分类号: | B60R16/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张金玲;吴兰柱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型 卡车 及其 管路 夹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轻型卡车的管路夹持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管路夹持装置的轻型卡车。
背景技术
随着客户对汽车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目前轻型卡车所配置的管路越来越复杂,这些管路需要进行约束,使走向平顺,避免过度弯折造成损坏。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管路夹持装置包括上管夹11和下管夹12,两部分管夹上均开设有半圆孔,且上管夹的半圆孔与下管夹的半圆孔相对安装,形成管路容纳孔,管路13穿过该管路容纳孔,上管夹11和下管夹12上均开设有螺栓过孔14,并通过螺栓15紧固连接。但是,该种管路夹持装置结构较为复杂,拆装过程繁琐,影响管路的拆装效率。
因此,提供一种用于轻型卡车的管路夹持装置,以期简化拆装过程,便于管路夹持和拆卸,提高管路拆装效率,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轻型卡车的管路夹持装置,以期简化拆装过程,便于管路夹持和拆卸,提高管路拆装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管路夹持装置的轻型卡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轻型卡车的管路夹持装置,包括开设有第一半圆弧的母管夹,和开设有第二半圆弧的子管夹,所述第一半圆弧与所述第二半圆弧相对接形成管路容置孔;所述母管夹开设有所述第一半圆弧的一侧端面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子管夹开设有第二半圆弧的一侧端面上安装有卡爪,所述卡爪卡接固定于所述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卡槽包括分设于所述第一半圆弧两侧的上卡槽和下卡槽,所述卡爪包括分设于所述第二半圆弧两侧的上卡爪和下卡爪,所述上卡爪卡接于所述上卡槽内,所述下卡爪卡接于所述下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母管夹的外壁开设有横向贯通的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卡槽相连通;所述卡爪包括定位爪和弹性爪,所述定位爪远离所述子管夹的外端部抵靠于所述通槽的侧壁,所述弹性爪的凸起部穿出所述卡槽并勾卡于所述通槽的另一侧壁。
优选地,所述弹性爪为两个,两所述弹性爪分设于所述定位爪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卡槽为两组,分设于所述母管夹的两端,所述子管夹为两个,两所述子管夹分别通过所述卡爪卡接固定于所述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轻型卡车,包括管路和安装所述管路的管路夹持装置,所述管路夹持装置为如上所述的管路夹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路夹持装置用于轻型卡车,该管路夹持装置包括开设有第一半圆弧的母管夹,和开设有第二半圆弧的子管夹,所述第一半圆弧与所述第二半圆弧相对接形成管路容置孔;所述母管夹开设有所述第一半圆弧的一侧端面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子管夹开设有第二半圆弧的一侧端面上安装有卡爪,所述卡爪卡接固定于所述卡槽内。这样,通过卡接形式实现母管夹与子管夹的连接,并将管路固定在两管夹形成的管路容置孔中,不仅实现了管路的可靠约束,且卡扣与卡槽实现了可拆卸的连接,简化了拆装过程,便于管路的夹持和拆卸,提高了管路拆装效率。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管路夹持装置中,其卡槽包括分设于所述第一半圆弧两侧的上卡槽和下卡槽,所述卡爪包括分设于所述第二半圆弧两侧的上卡爪和下卡爪,所述上卡爪卡接于所述上卡槽内,所述下卡爪卡接于所述下卡槽内;该种结构形式在母管夹的上下两侧分别实现对子管夹的卡接固定,提高了母管夹与子管夹间的连接可靠性,保证了管路的有效夹持。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管路夹持装置中,其母管夹的外壁开设有横向贯通的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卡槽相连通;所述卡爪包括定位爪和弹性爪,所述定位爪远离所述子管夹的外端部抵靠于所述通槽的侧壁,所述弹性爪的凸起部穿出所述卡槽并勾卡于所述通槽的另一侧壁;这样,卡爪穿过卡槽后,其定位爪和弹性爪的端部通过通槽部分外露,以便于操作,同时,定位爪的端部抵靠在通槽的侧壁上,也避免了卡爪卡接过位,实现对卡爪的限位。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管路夹持装置的工作状态图;
图2为图1所示夹持装置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管路夹持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状态图;
图4为图3所示管路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管路夹持装置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管路夹持装置中母管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所示管路夹持装置中子管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子管夹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00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汽车车门安全气囊门内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辆总线网络通讯控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