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板框体组合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9962.2 | 申请日: | 2015-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4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巧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华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15/23 | 分类号: | B22C15/2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刘洪京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板 组合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水平分型脱箱射压造型机的模板框体组合机构。
背景技术
模板框体组合在水平分型脱箱射压造型机中用于安装型板,实现造型等工序必不可少的机构;模板框体组合在造型机造型工艺过程中的使用,不仅简化了型板的结构,可以实现快速更换型板,而且可以连接砂箱及在造型机上的安装定位。现有水平分型脱箱射压造型机的模板框体组合机构,如图1、2和3所示,主要包括模板框体1、耐磨条3、耐磨条定位销2等零部件。模板框体1上下表面分别安装有耐磨条3,耐磨条3通过耐磨条定位销2在模板框体1上安装定位。
现有的模板框体组合机构在工作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模板框体两侧的实心翼板,铸造时难免在其根部造成缩孔、缩松等缺陷,先天刚性、强度不足;
2、整个机构在工作过程中,受数十吨的压实力作用,模板框体因中间加强筋不足等原因而整体发生弯曲变形,尤其是两侧翼板,都有不同程度下塌现象;
3、模板框体的变形会造成造型机的造型、射压等工序不能顺利进行,还可能会导致模板框体组合在进入砂箱时出现卡死、喷砂等现象;
4、上下两端面的合金钢耐磨条,加工工艺复杂,淬火后易变形,同时,虽然耐磨条硬度高,但在与夹入砂箱内衬板和耐磨条之间的二氧化硅砂粒摩擦过程中,还是会快速磨损掉,造成间隙过大,引起喷砂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模板框体组合机构,有效解决现有模板框体组合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变形、卡死、喷砂以及模板框体本身铸造工艺性差等问题,并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模板框体组合机构,包括模板框体、密封条和压条,所述密封条为U型槽结构,所述压条设在密封条的槽内,密封条的槽底固定在模板框体的上下表面的侧边上。
进一步地,所述模板框体由主体及其两侧的翼板固定连接而成,所述翼板的厚度不小于45mm。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底面的加强筋设有三个,为两横一纵交叉设置。
进一步地,两个横向设置的加强筋的两端指向翼板。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条设有若干根,均匀固定在模板框体上下侧面的侧边上。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的上面设有20mm厚的底板。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条由非金属耐磨高韧性材质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结构更加合理、简单,工艺性更好,强度更高,刚度更好,而且模板框体组合与砂箱之间通过密封条接触,密封性能更加优良,对砂箱的磨损更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模板框体组合机构结构剖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模板框体主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模板框体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模板框体组合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模板框体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模板框体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模板框体仰视图;
图中:1-模板框体;2-耐磨条定位销;3-耐磨条;4-压条;5-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4~图7所示的一种水平分型脱箱射压造型机的模板框体组合机构,包括模板框体1、密封条5、压条4,密封条5为U型槽结构,安装在模板框体1上下表面的侧边,压条4安装在密封条5的中间沟槽里面,将密封条5固定在模板框体1的侧边上。
本实用新型包括若干根密封条5,密封条5安装在框体的侧面,改变原来耐磨条的结构及安装定位方式;本实用新型包括若干根压条4,每根压条4均对应安装在密封条5相应的沟槽里面,将密封条5压紧并固定在框体的侧面。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模板框体1的两侧翼板厚度由原来的45mm增加为60mm,且取消原来两侧翼板及框体中间的实体结构,改为底板加加强筋的结构,改善了框体的铸造工艺性,进一步增强了机构的刚性与强度。
整个模板框体组合机构进入砂箱时通过密封条与砂箱接触,且密封条与砂箱之间采用小间隙配合,保证模板框体组合机构进入砂箱后在造型机射砂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喷砂、卡死等现象,而且密封条的柔性还对砂箱内壁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密封条5为非金属耐磨高韧性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华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华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99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铸结晶器保护渣半自动加料装置
- 下一篇:薄盘类零件铸造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