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急逃生破窗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0254.2 | 申请日: | 2015-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2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毛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金鼎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2 | 分类号: | B60R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急 逃生 破窗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破窗器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应急逃生破窗器。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而当汽车发生事故时,同时又开不了车门时,车窗是最佳的逃生通道,从而破窗器应运而生。目前的破窗器一般为破窗小锤或者为一种带冲击作用的破窗器具,破窗小锤本身较为笨重,携带较为不便,而带冲击作用的破窗器具一般结构小巧,方便携带,但其一般只具有一次冲击作用,同时冲击车窗后,其破碎孔面积较小,然后需要手工清理破碎孔四周的玻璃,其清理较为不便,影响逃生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应急逃生破窗器,其结构小巧,方便携带,同时方便破碎车窗和清理碎玻璃,不影响紧急逃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应急逃生破窗器,包括外壳,外壳的上端面成型有沉孔,沉孔的底面上成型有矩形的插孔,外壳的插孔内插接有T型的活塞杆,活塞杆的头部插接在外壳的沉孔、尾端露出外壳的下端面,外壳的沉孔内插接有压簧,压簧的两端分别压靠在活塞杆的头部和堵头上,堵头固定在外壳的沉孔内,活塞杆的尾端成型有矩形的槽口,槽口内插接有竖直的竖直的破碎杆,破碎杆的一端为平头、另一端为尖头,破碎杆通过紧固螺钉铰接在活塞杆上;
外壳沉孔下端的内壁上和活塞杆的一侧壁上成型有定位槽,定位槽贯穿外壳相对的外侧壁,外壳一侧的外侧壁上成型有凹台,凹台与定位槽相连通,定位槽内插接有L型的限位块,限位块的上端成型有竖直的导向孔并露出定位槽位于外壳的凹台内,导向孔内插接有水平的导杆,导杆的两端插接有螺栓,螺栓螺接在外壳凹台的底面上,所述的螺栓上插套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压靠在导杆和外壳凹台的底面上。
所述限位块有竖直部和水平部组成,限位块的水平部插接在活塞杆的定位槽内,限位块一侧水平部的侧端面至竖直部侧端面的距离等于活塞杆上的定位槽深度,限位块上竖直部的长度大于活塞杆的定位槽的长度。
所述限位块至外壳沉孔底面的距离等于活塞杆头部的后端。
所述的紧固螺钉位于破碎杆中部,破碎杆的一端抵靠在活塞杆槽口的底面上。
所述的外壳上成型有挂孔,挂孔下侧的外壳侧边上成型有手指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它结构小巧,方便挂着在钥匙环上携带,同时其具备冲击爆破作用,方便破碎车窗,同时又能够变身为小锤,方便敲碎清理车窗破碎孔四周的玻璃,从而不会影响紧急逃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轴向半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块处径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外壳;11、沉孔;12、插孔;13、凹台;14、挂孔;15、凹槽;2、活塞杆;21、槽口;3、压簧;4、堵头;5、破碎杆;51、平头;52、尖头;6、限位块;61、导向孔;7、导杆;8、螺栓;9、弹簧;10、紧固螺钉;a、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2、3所示,应急逃生破窗器,包括外壳1,外壳1的上端面成型有沉孔11,沉孔11的底面上成型有矩形的插孔12,外壳1的插孔12内插接有T型的活塞杆2,活塞杆2的头部插接在外壳1的沉孔11、尾端露出外壳1的下端面,外壳1的沉孔11内插接有压簧3,压簧3的两端分别压靠在活塞杆2的头部和堵头4上,堵头4固定在外壳1的沉孔11内,活塞杆2的尾端成型有矩形的槽口21,槽口21内插接有竖直的竖直的破碎杆5,破碎杆5的一端为平头51、另一端为尖头52,破碎杆5通过紧固螺钉10铰接在活塞杆2上;
外壳1沉孔11下端的内壁上和活塞杆2的一侧壁上成型有定位槽a,定位槽a贯穿外壳1相对的外侧壁,外壳1一侧的外侧壁上成型有凹台13,凹台13与定位槽a相连通,定位槽a内插接有L型的限位块6,限位块6的上端成型有竖直的导向孔61并露出定位槽a位于外壳1的凹台13内,导向孔61内插接有水平的导杆7,导杆7的两端插接有螺栓8,螺栓8螺接在外壳1凹台13的底面上,所述的螺栓8上插套有弹簧9,弹簧9的两端分别压靠在导杆7和外壳1凹台13的底面上。
所述限位块6有竖直部和水平部组成,限位块6的水平部插接在活塞杆2的定位槽a内,限位块6一侧水平部的侧端面至竖直部侧端面的距离等于活塞杆2上的定位槽a深度,限位块6上竖直部的长度大于活塞杆2的定位槽a的长度。
所述限位块6至外壳1沉孔11底面的距离等于活塞杆2头部的后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金鼎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金鼎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02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汽车保护报警装置
- 下一篇:发动机保护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