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29846.1 | 申请日: | 2015-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1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穆莹;杨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7/16 | 分类号: | F01P7/16;F01P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桑传标;陈庆超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冷却系统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还涉及一种具有该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发动机功率的不断增加,机油换热量不断加大,机油温度不断上升,大部分的机型都需要通过机油冷却器来降低机油温度。机油冷却器是一种通过冷却液来冷却机油的换热装置,冷却液和机油同时流过机油冷却器以实现热交换,降低机油温度。机油粘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大,温度越高,机油粘度越小。
在润滑系统中,所有的机油在循环中都必须通过机油冷却器,而在冷却系统中,机油冷却器一般只串联在冷却水路的一个支路里,在全工况下都有同样比重的冷却液通过机油冷却器。机油冷却器的冷却液流量是相对不变的,通过冷却器的流量仅仅与转速有关,占发动机总流量的比重是一定的,这就导致以下问题:
1、在发动机冷启动时,机油温度低,粘度大,轴承之间的滑动阻力加大,油耗上升,此时需要机油快速升温以降低油耗,但是冷却液和机油都流过了机油冷却器,减缓了机油温度的上升;
2、在发动机热怠速时,即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停机后,机油温度很高,同时因为发动机转速下降,使机油泵泵出的油量减小,此时机油粘度很低,油量很低,各个轴承的油膜最薄弱,是润滑系统最艰难的工况,此时需要机油温度快速下降以增加机油粘度,但由于发动机转速下降,导致冷却液的流量下降,致使机油温度不能快速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该发动机冷却系统能够通过控制流经机油冷却器的冷却液流量,以使发动机机油温度始终保持在理想范围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设置在冷却水路中的机油冷却器,其中,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包括流量调节阀和控制器,所述流量调节阀设置在所述冷却水路中且位于所述机油冷却器的上游,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流量调节阀电连接并能够根据机油温度和发动机转速控制所述流量调节阀的通流量,从而调节流经所述机油冷却器的冷却液流量。
优选地,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发动机水套和节温器,所述冷却水路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冷却水路和第二冷却水路,所述发动机水套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冷却水路和第二冷却水路与所述节温器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流量调节阀和机油冷却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却水路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却水路包括位于所述发动机水套和机油冷却器之间的上游段和位于所述机油冷却器和节温器之间的下游段,所述上游段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流量调节阀为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中的三位四通电磁阀,当机油温度不高于第一油温预设值,并且发动机转速不高于转速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三位四通电磁阀切换至第一工作位置,以使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均断开;当机油温度高于所述第一油温预设值且低于第二油温预设值,并且发动机转速高于所述转速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三位四通电磁阀切换至第二工作位置,以使所述第一支路接通,所述第二支路断开;当机油温度不低于所述第二油温预设值,并且发动机转速不高于所述转速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三位四通电磁阀切换至第三工作位置,以使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均接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油温预设值为50℃,所述第二油温预设值为130℃,所述转速预设值为1500rpm。
优选地,所述发动机水套包括相互独立的缸体水套和缸盖水套,所述第一支路连接于所述缸体水套的出水口,所述第二支路连接于所述缸盖水套的出水口,所述第二冷却水路连接于所述缸体水套或缸盖水套的出水口。
优选地,所述第二冷却水路连接于所述缸盖水套的出水口,所述冷却水路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冷却水路和第二冷却水路并联的第三冷却水路,该第三冷却水路连接于所述缸体水套的出水口。
优选地,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水泵和散热器,所述节温器的一个出水端与所述水泵的入口连通,所述节温器的另一个出水端与所述散热器的入口连通,所述散热器的出口也与所述水泵的入口连通,所述水泵的出口与所述发动机水套的进水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98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组件、发动机冷却系统以及车辆
- 下一篇:金属热处理的冷却校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