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充电口支架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05280.9 | 申请日: | 2015-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5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赵久志;姜点双;张友亮;吴睿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张金玲;吴兰柱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充电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充电口支架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能源多样化需求的提高,电动汽车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汽车市场上,与传统燃油汽车不同的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没有燃油发动机,而是由充电模块、电池以及电机等组成,电池通过充电模块的充电口与市电连接以充电,电池为电机的动力源,电机转动以驱动车轮。
一般的,动力系统还包括用于电路保护的继电器,充电口包括直流充电插座和交流充电插座,现有技术中为了固定这些涉电部件,在车架上的不同部位设计不同的直流充电插座支架与交流充电插座支架,以安装各涉电部件。
现有技术直流充电插座或者交流充电插座均通过各自的支架连接于车架,不同的车型需要设计两种不同的连接支架,装配时需要根据车型选择不同的插座支架,直流充电插座与交流充电插座需要分别安装于不同的支架,给操作人员带来不便,装配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充电口支架及汽车,通过设置车架安装板与充电插座安装板,不同的车型,充电插座与交流充电插座的安装方式相同,提高了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节省装配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充电口支架,包括车架安装板和连接于所述车架安装板的充电插座安装板,所述车架安装板的一侧连接于车架的上横梁,另一侧连接于所述车架的前保险杠;所述充电插座安装板连接有直流充电插座与交流充电插座。
优选地,所述车架安装板包括一端连接于所述上横梁的第一连接板和一端连接于所述前保险杠的第二连接板,所述充电插座安装板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之间。
优选地,所述车架安装板还包括安装板本体,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连接于所述安装板本体的两端,所述充电插座安装板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本体的平面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安装板本体三者通过一块板弯折而成。
优选地,所述充电插座安装板的平面垂直于地平面。
优选地,所述充电插座安装板设有直流插座孔和交流插座孔,所述直流充电插座安装于所述直流插座孔;所述交流充电插座安装于所述交流插座孔。
优选地,所述直流插座孔的周边设有直流插座安装孔,所述直流充电插座通过所述直流插座安装孔与所述充电插座安装板锁紧。
优选地,所述交流插座孔的周边设有交流插座安装孔,所述交流充电插座通过所述交流插座安装孔与所述充电插座安装板锁紧。
优选地,所述车架安装板与所述充电插座安装板均设有加强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充电口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车架安装板与充电插座安装板,在不同车型的生产中,只需要更换车架安装板即可,直流充电插座与交流充电插座也只需安装于同一充电插座安装板,且不同的车型,其安装方式相同,操作人员操作方便,提高装配效率,节省装配工时,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不同车型只需更换车架安装板,也能够节省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充电口支架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充电口支架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
在图1-图2中:
1、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3、充电插座安装板,4、交流插座孔,5、直流插座孔,6、交流插座安装孔,7、直流插座安装孔,8、上横梁,9、前保险杠,10、交流充电插座,11、直流充电插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图2,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充电口支架,包括车架安装板和连接于车架安装板的充电插座安装板3,车架安装板的一侧连接于车架的上横梁8,另一侧连接于车架的前保险杠9;充电插座安装板3连接有直流充电插座11与交流充电插座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52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座椅的滑轨锁止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车电池组的安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