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轮机汽封块加工专用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5403.0 | 申请日: | 2015-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7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杨武;熊颖峰;杨洁;朱青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215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轮机 汽封块 加工 专用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轮机汽封块加工专用夹具。
背景技术
汽轮机内设置了各种汽封圈,整个汽封圈由多段弧形的汽封块组成,其主要作用是减小汽轮机各级之间的漏气,同时又要保证汽轮机正常安全运行。通常汽轮机汽封圈是直径较大的圆形汽封圈,但是目前国内不少在役机组内使用欧洲设计的汽轮机,其前后端部内轴封是椭圆形的。为了提高机组的效率并保证其安全运行,在电厂的大修期间都要对汽封间隙进行调整。这是一项精密而繁重的工作。
为了达到设计的通流间隙标准,在汽轮机检修或改造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整圈汽封圈或部分汽封块进行加工。目前国内电厂加工汽封块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人工修刮和机加工修刮,人工修刮即是对于需要修刮的汽封圈人工用刮刀刮去所需调整量,由于汽封圈的硬度较高,所以人工修刮存在加工困难、精度难以保证、效率低等缺点。机加工修刮即是将汽封圈固定在大型机床上,然后找汽封圈的圆心,再调整确定加工量。这种加工方法的难点在于,找汽封圈的圆心往往难以保证汽封圈的圆心与修刮装置的圆心重合,且对于椭圆形的汽封圈则无法实现修刮。因此目前的机加工修刮汽封块存在难以确保汽封圈的圆心与修刮装置的圆心重合、工作效率低、无法实现汽封圈偏置加工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汽轮机汽封块加工专用夹具,可以实现汽封块及汽封圈的汽封齿或背弧的正置及偏置加工。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汽轮机汽封块加工专用夹具,用于对汽封块进行夹持,所述汽封块具有凹槽,所述汽轮机汽封块加工专用夹具包括:
圆盘状胎具,具有用于与所述汽封块的凹槽配合的凸台;
汽封块夹持块,包括: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垂直放置,其底部压在所述圆盘状胎具上,所述第二夹持块一端压在汽封块顶部,另一端压在第一夹持块顶部;以及
穿过所述第二夹持块与所述圆盘状胎具连接的螺栓。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轮机汽封块加工专用夹具,在所述圆盘状胎具上、所述凸台的外侧和内侧,分别有用于与所述螺栓连接的多个外侧连接孔和多个内侧连接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轮机汽封块加工专用夹具,所述凸台的外径略小于所述汽封块的凹槽外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轮机汽封块加工专用夹具,所述夹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凸台的外侧与所述凹槽之间、或者设置在所述凸台的内侧与所述凹槽之间的调整垫片。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汽轮机汽封块加工专用夹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具有加工简单、操作简便的特点,可实现汽轮机汽封圈及汽封块的正置和偏置加工,可同时实现汽封圈及汽封块内齿或背弧的加工,大大减少了人工修刮汽封块的工作量,提高了汽封圈加工的效率和精度,有益于缩短汽轮机检修及改造工期。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轮机汽封块加工专用夹具用于汽封块内齿修刮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轮机汽封块加工专用夹具用于汽封块背弧修刮时的示意图;
图3A和3B分别是椭圆汽封间隙及汽封块偏置加工时不同汽封块切削量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轮机汽封块加工专用夹具用于汽封块偏置加工时调整垫片安装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晰明了,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轮机汽封块加工专用夹具100用于汽封块200的内齿修刮时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轮机汽封块加工专用夹具100用于汽封块200的背弧修刮时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轮机汽封块专用加工夹具100包括圆盘状胎具101、与圆盘状胎具101垂直的第一夹持块102、设置在第一夹持块102顶端的第二夹持块103、以及穿过第二夹持块103后与圆盘状胎具101连接的螺栓104。
其中第一夹持块102与第二夹持块103可以是分开的,也可以根据车间实际情况选择类似的一体化夹持块。在第二夹持块103的中部设置有螺栓孔1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54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