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段式组合电线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2979.3 | 申请日: | 2015-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2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宋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秀华 |
主分类号: | E04H12/18 | 分类号: | E04H12/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801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段式 组合 电线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段式组合电线杆。
背景技术
现在,农村电网的输电线路的电线都是采用水泥电线杆支撑,水泥电线杆的重量大,导致运输和安装不方便。农村又在进行新一轮的农网改造,运输和安装方便的电线杆能够为农网的改造节约大量的资金和节省大量的劳动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易于运输和快速组合的分段式组合电线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段式组合电线杆主要包括底座、连接座、锁止螺钉、连接轴、支撑座、水平垂直锥、柱杆、连接柱、自锁装置、外锥面、內锥孔、内锥面。
所述的底座上固定有连接座,连接座上有销孔和锁止螺孔,连接轴穿过连接座上的销孔和支撑座下部的销孔把连接座和支撑座连接在一起,锁止螺钉旋入连接座上的锁止螺孔后超过锁止螺孔的锁止螺钉的螺钉端部压在支撑座的下面部分锁定支撑座与底座的配合角度。所述的支撑座的上面有內锥孔,支撑座通过內锥孔与柱杆下端的外锥面配合而固定,并通过固定在支撑座的间隙孔底部的锁杆上的制动槽与安装在柱杆内的制动头配合而自动锁死贴合好的内锥面和外锥面,在支撑座的內锥孔部分的外面设有活转孔,水平垂直锥的上端的锥柄插入活转孔中固定并在活转孔中能够自由转动。在连接柱的两端的架接头端内有內锥孔,两根柱杆的外锥面分别插入一根连接柱两端的架接头内的內锥孔内,通过內锥孔与柱杆的外锥面配合而固定,并通过固定在架接头的间隙孔底部的锁杆上的制动槽与安装在柱杆内的制动头配合而自动锁死贴合好的内锥面和外锥面。在组装好的电线杆的最上面的一根柱杆的上面部分固定有绝缘瓷瓶。
所述的柱杆下端的外锥面插入支撑座的內锥孔内或插入连接柱上端的架接头的內锥孔内,柱杆上端的外锥面插入连接柱下端的架接头的內锥孔内,外锥面端部的滑动孔套在锁杆上,锁杆上的制动槽与制动销的制动头配合而锁定锁杆不滑动,继而锁定内锥面与外锥面的配合。
所述的自锁装置包括制动孔、制动销、推力簧、锁杆、滑动孔、制动槽,所述的制动孔内安装有推力簧和制动销,制动销从推力簧的中心部穿过后手柄的一端伸出柱杆的表面、制动头的一端伸入滑动孔内与锁杆上的制动槽配合,推力簧的一端压在制动销的制动头上、另一端顶在制动孔上或顶在固定在制动孔内的卡簧上;所述的锁杆上有制动槽,制动槽与制动销的制动头配合自动锁死贴合好的内锥面和外锥面。
所述的柱杆是两端都有外锥面的柱体,柱杆两端的端面都有滑动孔,滑动孔在柱杆的端部往柱杆的柱体内伸入,在靠近外锥面的柱杆的柱体内有制动孔穿破柱体的表面并与滑动孔相通。
所述的连接柱包括架接头和顶柱两部分,顶柱在中间、架接头在两端;所述的连接柱是架接头在柱杆两端与柱杆固定在一起形成的一个整体,或者架接头在柱杆两端与柱杆本身就是连成一体的整体;所述的连接柱的两端的端面都有內锥孔,內锥孔的里面有间隙孔,在间隙孔的底部固定有锁杆。
所述的制动销包括制动头、中部和手柄三部分,三部分连成一体,制动销在制动孔内穿过推力簧后,制动头进入滑动孔内与锁杆上的制动槽配合,手柄部分伸出柱杆的柱体表面。
所述的锁杆是柱体,固定在內锥孔里面的间隙孔的底部,锁杆在滑动孔能够滑动,在锁杆上有制动槽。
所述的制动孔在靠近外锥面的柱杆内穿破柱体的表面并与滑动孔相通,与锁杆上的制动槽的位置相对应。
为了降低成本和减轻分段式组合电线杆的重量,所述的底座、顶柱和柱杆是实心体或空心体;所述的柱杆和连接柱在分段式组合电线杆的组合中是单层的或多层的,底座在分段式组合电线杆的组合中是单层的。
为了能够保证柱杆始终垂直于水平面,采用锁止螺钉通过旋转推动支撑座与连接座产生摩擦力来固定支撑座与底座的夹角角度,使底座安放在倾斜的地面上时能够保证安装在支撑座上的柱杆始终保持垂直于水平面。
为了使水平垂直锥能够始终保持垂直于水平面,所述的水平垂直锥的锥柄在直条的上端,使水平垂直锥的重心低于锥柄的部位。
本实用新型分段式组合电线杆的结构简洁,制造、安装和使用十分方便,在组装过程中不需要工具,组装电线杆的速度快、方便、安全可靠,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分段式组合电线杆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柱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支撑座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支撑座与底座组合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秀华,未经宋秀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29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