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绝缘保护套和受电弓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0630.6 | 申请日: | 201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6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贾步超;由建宏;侯方东;焦京海;刘金林;王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7/58 | 分类号: | H01B17/58;H01B17/60;B60L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绝缘 护套 受电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受电器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绝缘保护套和受电弓。
背景技术
动车组运行速度高达300km/h,日平均运行里程在1800km----2800km之间,运行过程中跨越多个污秽区,污秽物成分复杂。高速气流条件和雾霾等环境天气造成导流罩表面附着成分复杂的污秽物,在低温等气候条件下,容易发生受电弓弓角对导流罩或地放电事故。受电弓是动车组从接触网取能的关键设备之一,其运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整个动车组的安全与稳定。据不完全统计,在已有故障记录中,车顶高压系统绝缘故障占了很大的比例,而受电弓对导流罩放电是导致动车组不能准点运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受电弓弓角对导流罩放电现象的深入研究已经逐渐成为广大科研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受动车组运行距离长、路况复杂的影响,受电弓除了受电碳刷外两端还存在着防止接触网线滑脱的弓角。当受电弓处于受电状态时,弓角离地及导流罩距离较远,不会出现放电现象;但受电弓在降弓状态下,其弓角离地及导流罩距离较近,在严重污湿气候条件下弓角将可能产生放电导致空气间隙击穿,动车组供电系统对地短路,整车停电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绝缘保护套和受电弓,提高了动车组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绝缘保护套,包括:第一绝缘筒套和第二绝缘筒套,所述第一绝缘筒套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绝缘筒套的直径,所述第一绝缘筒套包括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绝缘筒套包括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的弧度相同,且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密封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绝缘筒套和所述第二绝缘筒套的厚度为1mm-5mm。
可选的,所述第一绝缘筒套和所述第二绝缘筒套的长度为80mm-150mm。
可选的,所述第一绝缘筒套和所述第二绝缘筒套一体成型。
可选的,所述第一绝缘筒套的截面的半径为10mm-11mm。
可选的,所述第二绝缘筒套的截面半径为3.5mm-4.5mm。
可选的,所述第一绝缘筒套和所述第二绝缘筒套的一个端面密封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绝缘筒套和所述第二绝缘筒套的材质为硅橡胶或环氧树脂。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受电弓,包括上述的绝缘保护套,所述绝缘保护套套设在所述受电弓的弓角上。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绝缘保护套和受电弓,通过将该绝缘保护套套设在受电弓的弓角上,提高了受电弓弓角的绝缘性能,保障受电弓无论升起或降落状态下均能可靠运行,提高了动车组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绝缘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受电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绝缘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绝缘保护套包括:第一绝缘筒套1和第二绝缘筒套2,所述第一绝缘筒套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绝缘筒套2的直径,所述第一绝缘筒套1包括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绝缘筒套2包括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的弧度相同,且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密封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绝缘筒套和所述第二绝缘筒套的一个端面密封设置。
上述绝缘保护套套设在受电弓的弓角上,该绝缘保护套能有效改善受电弓弓角附近电场强度,改变受电弓弓角闪络放电位置,从而降低受电弓弓角对导流罩放电的概率。
为克服在过电压、雾霾、低温等气候条件下,动车组现有受电弓弓角对导流罩异常闪络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受电弓弓角端部加装绝缘护套,在放电通道之间形成阻挡层,从而抑制异常放电故障发生的几率。
上述的绝缘保护套包括了第一绝缘套筒和第二绝缘套筒,其中第一绝缘套筒和第二绝缘套筒一体成型,第一绝缘套筒和第二绝缘套筒的尺寸以及材质均相同,下面对绝缘保护套的尺寸以及材质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06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轮叶片加工夹具
- 下一篇:汽车踏板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