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体变阻尼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04872.1 | 申请日: | 2015-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4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霞;吕铝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铝淼 |
主分类号: | F16F13/30 | 分类号: | F16F13/30;F16F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阻尼 减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液体变阻尼减震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发动机支架减振装置是用于汽车发动机与汽车底盘连接的一种减振装置。通常,发动机支架减振装置包括金属支架和减振橡胶,金属支架大多数设计成园筒状,再与连接板焊接,减振橡胶镶嵌在金属支架内,这种结构的减振效果往往都不是很好,橡胶是成块的,这样不仅压缩量有限,同时也浪费材料,为此针减震器这些不合理的设计和结构,有必要设计一种减振效果好的减振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液体变阻尼减震器,采用液力和橡胶减振的方式,阻尼液体的粘度能够变化,能够使减振效果更好,同时节约橡胶材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液体变阻尼减震器,包括底座、橡胶簧、盖板、隔板、上型腔和下型腔,所述底座内部设有下型腔,下型腔内设有圆台,圆台上面安装有隔板,隔板上设有若干阻尼孔,隔板上还设有长方形凹槽,长方形凹槽内安装有电极块;所述底座上安装有橡胶簧;所述橡胶簧上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橡胶簧连接形成上型腔。
作为优选,所述隔板上表面与底座上表面相平,隔板上阻尼孔的直径为5~8mm。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与橡胶簧一端用螺杆通过橡胶簧第一安装孔和底座连接孔连接,橡胶簧外侧设有锯齿结构,橡胶簧内侧设有圆弧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与橡胶簧另一端用螺杆通过橡胶簧第二安装孔和盖板连接孔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设有底座凸耳,底座凸耳上设有底座安装孔;盖板上设有盖板凸耳,盖板凸耳上设有盖板安装孔。
作为优选,所述上型腔和下型腔充满阻尼液体。
作为优选,所述长方形凹槽的数量为6个,电极块的数量为6个,电极块之间通过电极块连接导线相连接,电极块上连接有导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橡胶簧外侧设有锯齿结构,橡胶簧内侧设有圆弧结构,这样有利于橡胶簧的减振;隔板上阻尼孔的直径为5~8mm,保证减震器有良好的减振效果;隔板上还设有长方形凹槽,长方形凹槽内安装有电极块,通过控制电极块磁场变化来改变阻尼液体的粘度,从而达到不同的减振效果;结构上设有若干安装孔和连接孔,安装连接方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减振效果好,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变阻尼减震器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变阻尼减震器的俯视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变阻尼减震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变阻尼减震器的隔板和电极块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变阻尼减震器的立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底座连接孔、12-底座安装孔、13-底座凸耳、14-圆台、2-橡胶簧、21-橡胶簧第一安装孔、22-锯齿结构、23-圆弧结构、24-橡胶簧第二安装孔、3-盖板、31-盖板连接孔、32-盖板安装孔、33-盖板凸耳、4-隔板、41-阻尼孔、42-长方形凹槽、5-上型腔、6-下型腔、7-电极块、8-电极块连接导线、9-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橡胶簧2、盖板3、隔板4、上型腔5和下型腔6,所述底座1内部设有下型腔6,下型腔6内设有圆台14,圆台14上面安装有隔板4,隔板4上设有若干阻尼孔41,隔板4上还设有长方形凹槽42,长方形凹槽42内安装有电极块7;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橡胶簧2;所述橡胶簧2上安装有盖板3;所述盖板3与橡胶簧2连接形成上型腔5;隔板4上表面与底座1上表面相平,隔板4上阻尼孔41的直径为5~8mm;底座1与橡胶簧2一端用螺杆通过橡胶簧第一安装孔21和底座连接孔11连接,橡胶簧2外侧设有锯齿结构22,橡胶簧2内侧设有圆弧结构23;盖板3与橡胶簧2另一端用螺杆通过橡胶簧第二安装孔24和盖板连接孔31连接;底座1设有底座凸耳13,底座凸耳13上设有底座安装孔12;盖板3上设有盖板凸耳33,盖板凸耳33上设有盖板安装孔32;上型腔5和下型腔6充满阻尼液体;长方形凹槽42的数量为6个,电极块7的数量为6个,电极块7之间通过电极块连接导线8相连接,电极块7上连接有导线9。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铝淼,未经吕铝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48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自动浇注机的随流二次孕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砂型铸造用砂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