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硅堆极性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2527.6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2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炳生;汤爱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鑫源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7 | 分类号: | H01L25/07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25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极性 转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极性转换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硅堆极性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硅堆转换装置的使用范围很多,可以用来进行极性的转换,硅堆转换装置,是将所用的硅粒子圆盘按照一正一负的顺序依次叠加垒成一碟,中间安装传动机构,使得导电板能够上下运动,导通上下硅粒子圆盘,形成硅粒子串,但是很多极性转换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抗干扰能力较弱,在使用的时候容易出现不稳定的现象,还有部分极性转换装置在使用的时候转轴容易出现晃动,固定的效果不是很好,影响了极性转换装置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固定强度好的一种新型硅堆极性转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硅堆极性转换装置,设置有壳体,壳体内设有垫层,垫层下设有活动腔,活动腔内设有推杆,所述的推杆为顶部设有油缸,所述的推杆尾部设有固定装置,所述的固定装置为定轴,所述的推杆旁连接有半绝缘开关,所述的半绝缘开关旁设有硅粒子圆盘,所述的定轴两侧设有固定块,所述的固定块为矩形状结构。
所述的垫层为耐腐蚀层,所述的耐腐蚀层为合金耐腐蚀层,所述的壳体上设有翅片,所述的翅片为锯齿状结构。
所述的半绝缘开关一侧设有相互导通的导电球,所述的半绝缘开关另外一侧设有相互绝缘的导电球,所述的半绝缘开关旁设有绝缘层,所述的绝缘层为绝缘材料层。
所述的推杆上设有导向装置,所述的导向装置为导向套,所述的导向套通过固定装置与推杆相互连接,所述的固定装置为销轴,所述的销轴上设有锁紧牙口,所述的锁紧牙口位于销轴两侧。
所述的导电球与绝缘层之间设有屏蔽装置,所述的屏蔽装置为屏蔽垫层,所述的屏蔽垫层为不锈钢屏蔽垫层,所述的屏蔽垫层上设有固定圆点,所述的固定圆点为圆柱状结构,所述的固定圆点均匀分布在屏蔽垫层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壳体上设有垫层,可以增强转换装置的抗腐蚀能力,也能够提高转换装置的抗干扰能力,保证了转换装置的工作效果,在推杆尾部设有固定装置,可以让推杆的固定连接效果更好,延长了推杆的使用寿命,还有在导电球与绝缘层之间设有屏蔽装置,可以更好的提升导电球附件的运行环境,防止信号对于导电球进行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壳体,2为推杆,3为油缸,4为定轴,5为半绝缘开关,6为硅粒子圆盘,7为翅片,8为导向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一种新型硅堆极性转换装置,设置有壳体1,壳体1内设有垫层,垫层下设有活动腔,活动腔内设有推杆2,推杆2为顶部设有油缸3,推杆尾2部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为定轴4,推杆2旁连接有半绝缘开关5,半绝缘开关5旁设有硅粒子圆盘6,定轴4两侧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为矩形状结构,垫层为耐腐蚀层,耐腐蚀层为合金耐腐蚀层,壳体1上设有翅片7,翅片7为锯齿状结构,半绝缘开关5一侧设有相互导通的导电球,半绝缘开关5另外一侧设有相互绝缘的导电球,半绝缘开关5旁设有绝缘层,绝缘层为绝缘材料层,推杆2上设有导向装置,导向装置为导向套8,导向套8通过固定装置与推杆相互连接,固定装置为销轴,销轴上设有锁紧牙口,锁紧牙口位于销轴两侧,导电球与绝缘层之间设有屏蔽装置,屏蔽装置为屏蔽垫层,屏蔽垫层为不锈钢屏蔽垫层,屏蔽垫层上设有固定圆点,固定圆点为圆柱状结构,固定圆点均匀分布在屏蔽垫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鑫源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鑫源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25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