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材料介电常数变温测试仪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5057.X | 申请日: | 2015-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6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蔡川川;张明旭;章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27/26 | 分类号: | G01R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智京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1 | 代理人: | 郭智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材料 介电常数 测试 仪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材料介电常数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材料介电常数变温测试仪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材料介电常数测试方法都是在常温下进行,而温度对于材料介电性质的影响较大。准确了解材料的复介电常数,对正确应用介质材料是十分必要的。介质材料在高温下的微波电磁参数测量在某些情况下显得非常重要,比如选择高速飞行器的头部雷达天线罩材料时。高速飞行器由于气动加热,头部天线罩可以达到很高的温度(往往超过1000℃),要确保天线罩具有足够的微波透射率,必须提前获得各种材料在高温下的电磁参数,从而选择正确的材料建造天线罩。在一些生物医学和化学化工研究工作中,同样需要测定它们的一些在不同温度下的专用参数。
测试材料复介电常数的方法主要有传输反射法和谐振腔法。传输反射法通过测试微波入射到材料表面后的反射、传输系数,再解出复介电常数和磁导率。谐振腔法是将样品放入谐振腔中,根据放入样品前后谐振频率和品质因子的变化来解出材料的复介电常数和磁导率。谐振腔法特别适合低损耗材料的电磁参数测试,具有很高的测试精度,低损耗材料广泛用于雷达天线罩。
文献“《宇航材料工艺》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主办,2011年第2期,由陈聪慧、何凤梅、李恩与李琦发表的透波材料高温介电性能评价表征”。文献中详细介绍了透波材料高温介电常数测试的研究现状: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的NASA LRC(兰利研究中心)测试了透波窗口候选材料1200℃下的介电常数,采用了终端短路法,矩形波导作为微波传输线,文献报道了选用铂铑合金(最高使用温度1800℃)制作微波器件,但未进行测试误差分析。
综上所述,满足在变温条件下测量材料的介电常数成为本领域的研究热点,而能否设计出一款在变温下准确测量材料的介电常数的仪器也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解决现有的介电常数测量设备不能实时的测定材料温度变化时的介电常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材料介电常数变温测试仪器,本材料介电常数变温测试仪器,结构简单,测试效果准确,适用范围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材料介电常数变温测试仪器,包括物料传动装置和控制分析装置:
所述物料传动装置包括有:谐振腔、隔热带、加热炉、传输杆;
控制分析装置包括有:矢量网络分析仪、加热炉控制仪、传输控制器和总控器;
所述谐振腔通过所述隔热带与所述加热炉连接;所述传输杆的自由端可以延伸至所述加热炉并贯通隔热带到达谐振腔,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传输控制器上;
所述总控器分别与所述矢量网络分析仪、所述加热炉控制仪和所述传输控制器连接,所述矢量网络分析仪与谐振腔连接,所述加热炉控制仪与所述加热炉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杆的长度为:1.5-3m。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杆的自由端设置有用于盛放被测物的凹槽、托盘或夹子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传输杆的自由端设置有用于盛放被测物的托盘。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杆的杆体上设置有伸缩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控制器控制所述传输杆的伸缩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总控器可以是计算机;所述总控器用于控制物料传动装置和介电常数的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带的厚度为:10-15cm。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炉内设置有热电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材料介电常数变温测试仪器上设置加热炉,待测样品由传送装置送入加热炉加热,加热温度由热电偶实时监控,随后由传送装置传送至谐振腔内并完成介电常数的测试,测试结果由计算机给出,不仅达到实时测量材料的介电常数的目的,有效解决的现有技术不能实现在变温条件下测试材料介电常数的问题,且具有装置简单,操作方便,温度测定范围广和测定结果准确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谐振腔,2-隔热带,3-加热炉,4-传输杆,5-矢量网络分析仪,6-加热炉控制仪,7-总控器,8-传输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的实施例。应当注意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50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赫兹在片散射参数测量校准件
- 下一篇:智能数字频率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