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用封严套筒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1585.3 | 申请日: | 2015-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6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关辉;彭煜;雷霄玉;朱孟宇;陈蔚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C7/12 | 分类号: | F02C7/1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沈林华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用封严 套筒 具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发动机用封严套筒。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发动机用封严套筒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封严套筒将冷却气流直接经引气孔导入转子内,由于冷却气流中的灰尘、砂粒易在转子内沉积,一旦沉积的灰尘、砂粒脱落,易引起转子平衡的破坏,导致发动机振动增大,严重时后轴承损坏,转子卡滞。故亟需设计一种发动机用封严套筒,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用封严套筒及具有其的发动机,以解决现有的封严套筒容易导致灰尘、砂粒在转子内沉积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发动机用封严套筒,封严套筒包括筒体,筒体呈圆环状,筒体的两端设有用于与外部的火焰筒内环连接的连接部,筒体的壁体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导入冷却气流的引气孔,筒体的外壁在引气孔处设有用于对待流入筒体内的冷却气流进行阻挡以形成折流的折流部。
进一步地,折流部包括与筒体的壁体平行的平行壁及连接平行壁与筒体的连接壁,平行壁与引气孔间隔以形成折流空间,且平行壁完全遮挡引气孔。
进一步地,引气孔为多个,多个引气孔沿筒体的圆周向间隔布置,平行壁及连接壁均呈圆环状。
进一步地,沿圆周向分布的多个引气孔均匀间隔布置。
进一步地,连接部为连接孔或者环形卡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火焰筒,火焰筒内环连接上述的封严套筒,封严套筒内部设有转子,封严套套筒与转子之间经封严篦齿构成非接触式封严结构。
进一步地,转子的壁体上设有与引气孔连通的开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用封严套筒及具有其的发动机,通过在封严套筒的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折流部,使得冷却气流通过折流部绕流后再经引气孔进入转子内,绕流折流部后的冷却气流中的灰尘、砂粒等由于惯性的作用被隔离在引气孔外,使得进入转子内的沙尘含量降低,有效避免沙尘沉积在转子腔内壁,提高了转子运行的可靠性。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封严套筒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封严套筒安装至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
标记说明:
10、筒体;11、连接部;12、引气孔;13、折流部;
20、火焰筒内环;
30、转子;31、开孔;
40、封严篦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用封严套筒,本实施例封严套筒包括筒体10,筒体10呈圆环状,筒体10的两端设有用于与外部的火焰筒内环连接的连接部11,筒体10的壁体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导入冷却气流的引气孔12,筒体10的外壁在引气孔12处设有用于对待流入筒体10内的冷却气流进行阻挡以形成折流的折流部13。
图2是示出了本实施例封严套筒安装至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火焰筒内环20连接本实施例的封严套筒,封严套筒内部设有转子30,封严套筒与转子30间经封严篦齿40构成非接触式封严结构。
工作时,压气机引入的冷却气流经火焰筒内环20进入至火焰筒内环20与封严套筒之间的区域,再经筒体10上的折流部13绕流后进入引气孔12,绕流折流部13后的冷却气流中的灰尘、砂粒等由于惯性的作用被隔离在引气孔外,使得进入转子30内的沙尘含量降低,有效避免沙尘沉积在转子腔内壁,有效防止沙尘大量沉积、脱落破坏转子平衡导致轴承损坏,提高了转子运行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折流部13包括与筒体10的壁体平行的平行壁及连接平行壁与筒体10的连接壁,平行壁与引气孔12间隔以形成折流空间,且平行壁可完全遮挡引气孔12。这样,避免了冷却气流径直经引气孔12进入转子30内,且此类结构加工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15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热管产生动力的发动机
- 下一篇:一种催化消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