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混合管及其排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8044.0 | 申请日: | 2015-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6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司马翔;赵治国;毛伟;石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混合 及其 排气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混合管及其排气处理装置,属于发动机排气后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研究表明排气后处理系统(例如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CR系统)管路中氨分布的均匀程度对系统的整体性能和耐久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如果氨分布不均匀会导致局部区域氨过多从而易造成氨泄漏,而在另一些氨稀薄区域造成氮氧化合物(NOx)转化效率过低。长时间氨的不均匀分布会导致催化剂老化不均匀,从而影响催化剂的整体性能。另外,尿素液滴的不均匀分布会造成局部管壁或混合结构温度过低,形成结晶,严重时会堵塞排气管、导致发动机动力性能下降。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混合管及其具有该混合管的排气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均匀的双层混合管以及具有该双层混合管的排气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混合管,用于发动机排气处理装置中,所述双层混合管包括内管、套在所述内管外围的外管以及与所述内管相连的过渡管,所述内管沿轴向贯通,所述内管包括在所述轴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其中所述过渡管与所述第一端相连,所述外管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半管以及第二半管,所述第一半管与所述第二半管在径向上相互错开以在周向上形成第一出口与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二出口的开口方向相反用以形成排气旋流。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外管包括在所述轴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三端与第四端,其中所述第三端靠近所述第一端,所述第四端靠近所述第二端;所述双层混合管还包括位于所述第四端处且用以反射气流的端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端板在所述轴向上间隔一定的距离,所述端板设有向所述第二端凸伸的弧形凸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弧形凸面的中心与所述内管的轴线在所述轴向上相互对齐,所述端板设有位于所述弧形凸面外围的弧形凹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渡管设有在径向上位于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的锥面以及沿所述轴向插入所述第一端内的装配面,所述装配面与所述内管焊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端与所述锥面焊接,所述端板设有用以定位所述第四端的台阶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半管包括分别位于两侧的第一末端以及第二末端;所述第二半管包括分别位于两侧的第三末端以及第四末端;所述第一末端靠近所述第三末端,所述第一出口位于所述第一末端与所述第三末端之间;所述第二末端靠近所述第四末端,所述第二出口位于所述第二末端与所述第四末端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半管包括第一弧形管以及与所述第一弧形管相连的第一延伸壁,所述第一末端位于所述第一弧形管上,所述第二末端位于所述第一延伸壁上;所述第二半管包括第二弧形管以及与所述第二弧形管相连的第二延伸壁,所述第三末端位于所述第二延伸壁上,所述第四末端位于所述第二弧形管上;所述第二末端位于所述第四末端的外侧且在周向上延伸超过所述第四末端,所述第三末端位于所述第一末端的外侧且在周向上延伸超过所述第一末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排气处理装置,其包括壳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尾气处理模块,所述壳体包括位于所述尾气处理模块上游的第一腔体以及位于所述尾气处理模块下游的第二腔体,所述排气处理装置还包括上述的双层混合管,所述双层混合管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包括设有气体进口的端锥,所述端锥上设有用以安装尿素喷嘴的安装座,所述气体进口与所述过渡管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气处理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的第一隔板以将所述第一腔体分成第一缓冲腔以及第二缓冲腔,所述双层混合管位于所述第一缓冲腔内,所述尾气处理模块位于所述第一隔板的下游且与所述第二缓冲腔相连,所述第一隔板对应所述双层混合管以外的部分设有若干第一通孔以将所述第一缓冲腔与所述第二缓冲腔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气处理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的第二隔板以将所述第二腔体分成第三缓冲腔以及第四缓冲腔,所述排气处理装置包括穿过所述第二隔板且延伸入所述第三缓冲腔内的出口管,所述第二隔板设有若干第二通孔以将所述第三缓冲腔与所述第四缓冲腔连通,所述出口管还设有与所述第四缓冲腔相连通的若干通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80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柴油机冷却液及烟气热能利用装置
- 下一篇:柴油机用曲轴箱透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