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气机及具有该压气机的车用涡轮增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1201.1 | 申请日: | 2015-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28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林伟青;陈晓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4 | 分类号: | F04D29/44;F04D29/00;F02B37/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周家新;蔡洪贵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气 具有 涡轮 增压 | ||
1.一种压气机,包括进气通道(10)、与所述进气通道(10)相通并位于所述进气通道(10)外周的蜗腔(20)、置于所述进气通道(10)内的轴体(30)以及组装于所述轴体(30)并具有迎风侧(401)的叶轮(40),所述压气机定义有平行于轴体(30)并朝向所述叶轮迎风侧(401)的进气方向(I),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10)包括顺序位于所述进气方向(I)上的管部(101)内腔和缩颈部(102)内腔,所述叶轮(40)包括置于所述缩颈部(102)内且位于所述迎风侧(401)的前端部(402),所述管部(101)内腔具有第一内径(D1),所述缩颈部(102)内腔具有小于所述第一内径(D1)的第二内径(D2),所述压气机还包括压差式空气流量计(50),所述压差式空气流量计(50)包括设置于所述管部(101)内腔的第一测压位(501)和设置于所述缩颈部(102)内腔的第二测压位(5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40)的前端部(402)对应的缩颈部(102)内壁上设有供一部分气体回流至进气方向(I)上游并返回所述进气通道(10)的回流腔(102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腔(1021)包括与所述进气通道(10)相通的下游入口(1022)和上游出口(1023),所述压气机还具有形成上游出口(1023)的导流部(6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部(101)内嵌设有作为所述导流部(60)的环状挡片,所述环状挡片的内径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内径(D2),所述环状挡片远离所述上游出口(1023)一侧设有缩颈部辅件(70),所述缩颈部辅件(70)具有第二内径(D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部(101)内嵌设一个具有第二内径(D2)的缩颈部辅件(70’),所述缩颈部辅件(70’)邻近所述上游出口(1023’)的一端形成所述导流部(701’)。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压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气机包括形成有所述蜗腔(20)的蜗壳本体(2),所述管部(101)包括一体形成于所述蜗壳本体(2)上的基管部(1011)以及与所述基管部(1011)接合的直管部(1012),所述基管部(1011)内腔和直管部(1012)内壁均具有所述的第一内径(D1),所述缩颈部辅件嵌设接合所述基管部(1011)和直管部(1012),所述缩颈部辅件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一内径(D1),所述缩颈部辅件的内径等于所述第二内径(D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压位(501)设置在所述直管部(1012)上,所述第二测压位(502)设置在所述缩颈部辅件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本体(2)的进气通道(10)内壁沿周向设有环形沉槽(21),所述环形沉槽(21)内嵌设有一环状体(80),所述环状体(80)外周部与所述环形沉槽(21)内壁之间形成所述回流腔(1021”),所述环状体(80)的两端面与所述环形沉槽(21)的两侧壁形成可供进气的下游入口(1022”)和出气的上游出口(1023”)。
9.如权利要求3-5、7中任一项所述的压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气机用于车用涡轮增压器。
10.一种车用涡轮增压器,其具有如权利要求3-5、7中任一项所述的压气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120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