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水泥杆塔防撞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7487.0 | 申请日: | 2015-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1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芳;唐晓;庞金虎;李成斌;刘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聊城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5/14 | 分类号: | E01F15/14;E04H12/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吕利敏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水泥 杆塔 防撞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移动水泥杆塔防撞桶,属于配电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泥杆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被车辆撞击导致杆塔损坏的现象时有发生。杆塔一旦出现损坏,将威胁电网的安全运行,且杆塔损坏严重后一旦折断,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中,通常在水泥杆底部周围利用砖块搭建或利用混凝土浇筑构建防护墩,但防护墩在日常作业中安装、维修较为不便,当水泥杆塔拆除或移动时不能方便的拆除或二次搭建该防护装置,给日常配电设备维修带来不便。因此现有技术并不能很好、高效、便捷的保护水泥杆塔。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水泥杆塔保护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水泥杆塔防撞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移动水泥杆塔防撞桶,包括护桶和护桩,所述护桶为中空圆柱体,所述护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连接形成所述的护桶,在所述护桶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所述的护桩,所述护桶顶端设置桶盖。
将护桶设计为两个对称的半圆柱形空壳体,使防撞桶安装方便,便于维修保养;使用时在空壳体内注水,使防撞桶具有更好的防撞击承载力;设计护桩固定连接在护桶的内壁上,与普通的填充沙料的防护桩对比,在被撞击时既能使水泥杆塔有足够的受力面积,又可在护桶内壁与水泥杆塔之间留存足够的缓冲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各包括两个侧壁,所述侧壁上凸出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一壳体的螺纹孔与所述第二壳体的螺纹孔对接设置,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侧壁处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护桩为圆柱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壁处各设置有三个护桩。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三个护桩分别设置于内壁30度、90度、150度处。
三个护桩的分布位置设计符合力学受力分布,使水泥杆塔在承受任何方向的撞击时,都会有2-3个护桩同时受力,护桩的保护不会使水泥杆塔直接承受撞击力,从而更好的保护水泥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两个侧壁各凸出设置有上下两个螺纹孔,对称的,所述第二壳体的两个侧壁各凸出设置有上下两个螺纹孔。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每个侧壁设置的两个螺纹孔从上到下分别设置于侧壁的1╱3、2╱3处。
使用时,将防撞桶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围绕水泥杆塔进行对接,对接时凸出设置在侧壁上的螺纹孔搭在一起,通过螺纹分别穿过螺纹孔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进行连接、固定,打开桶盖,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注水,盖紧桶盖,即完成防撞桶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护桶设计为两个对称的半圆柱形空壳体,使得防撞桶装拆、更换方便,可以在杆塔之间移动使用,便于维修保养。
2、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技术方案,通过设计护桩固定连接在护桶的内壁上,与普通的填充沙料的防护桩对比,在被撞击时既能使水泥杆塔有足够的受力面积,又可在护桶内壁与水泥杆塔之间留存足够的缓冲空间;同时空壳体内注水使其具有更好的防撞击承载力。
3、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技术方案中,三个护桩的分布位置设计符合力学受力分布,使水泥杆塔在承受任何方向的撞击时,都会有2-3个护桩同时受力,护桩的保护不会使水泥杆塔直接承受撞击力,从而更好的保护水泥杆。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设计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实用,安装容易,使用方便,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的保护水泥杆塔,解决了水泥杆塔被车辆撞击而损坏的问题,从根本上降低杆塔损坏程度;相比于传统的水泥砌筑的防护墩,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撞桶中半圆柱形空壳体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撞桶中半圆柱形空壳体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撞桶中半圆柱形空壳体与水泥杆塔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撞桶与水泥杆塔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护桶;1-1为第一壳体;1-2为第二壳体;2为护桩;3为螺纹孔;4为桶盖;5为水泥杆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聊城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聊城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74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