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乘行三轮无杆飞机牵引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4420.1 | 申请日: | 2015-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3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聂莹;温琦;安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北京金轮坤天特种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F1/22 | 分类号: | B64F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尚群 |
地址: | 10008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轮 飞机 牵引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机牵引设备,特别是一种乘行三轮无杆飞机牵引车。
背景技术
现代飞机都可以自行在地面上滑行、转弯,有的甚至还可以倒退。但要求在飞机及其可能经过的路线周围都保持有足够大的安全空间,对于发动机运转中前方会产生足以吸入人体的负压区、后方要喷出危险的高温气体的喷气式飞机尤其如此。在场地宽敞的机场上,这样的条件比较容易满足,但在相对狭窄的场地上能够进行这样操作的空间却很有限。有鉴于此,能够在空间有限的场地中进行飞机牵引及顶推作业的牵引车显得尤为必要。
对在有限空间场地以及恶劣环境下作业的飞机牵引车,至少在以下方面提出了特殊要求:
1)结构必须尽量紧凑,保持最小的外廓尺寸。车身高度限制尤其严格,较低的高度也是为了控制整车重心高度以满足稳定性需要;
2)转向圆直径应尽可能地小,更为机动灵活;
3)能够提供足够大的牵引力,以适应恶劣环境下的作业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适合在相对有限的空间场地作业使用的乘行三轮无杆飞机牵引车,不仅可以满足牵引飞机的通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还能满足狭小空间作业机动灵活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乘行三轮无杆飞机牵引车,包括车身和安装在所述车身上的驾驶操纵机构、动力驱动机构、行走转向机构和夹持举升机构,其中,所述行走转向机构包括一个前轮和两个后轮,所述前轮设置在所述车身前端并位于所述车身的中轴线上,所述两个后轮设置在所述车身后端并以所述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驾驶操纵机构设置在所述前轮的右侧,所述动力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前轮的左侧;所述夹持举升机构设置在所述车身后端并位于所述两个后轮之间,所述驾驶操纵机构分别与所述动力驱动机构、行走转向机构及所述夹持举升机构连接,所述行走转向机构和所述夹持举升机构分别与所述动力驱动机构连接。
上述的乘行三轮无杆飞机牵引车,其中,所述驾驶操纵机构包括驾驶台和驾驶座,所述驾驶座相对于所述驾驶台分别具有一正向驾驶位置和一反向驾驶位置。
上述的乘行三轮无杆飞机牵引车,其中,所述正向驾驶位置绕所述驾驶台旋转180度为所述反向驾驶位置。
上述的乘行三轮无杆飞机牵引车,其中,所述动力驱动机构包括:
发动机;以及
驱动机构,与所述发动机连接,包括变量柱塞泵、补油泵和两个变量液压马达,所述补油泵集成连接在所述变量柱塞泵上,所述两个变量液压马达分别安装在所述后轮上并与所述变量柱塞泵连接。
上述的乘行三轮无杆飞机牵引车,其中,所述行走转向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前轮上的转向升降机构。
上述的乘行三轮无杆飞机牵引车,其中,所述前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独立轮体,所述两轮体之间通过轮轴连接,所述转向升降机构包括:
升降液压缸,所述升降液压缸的缸筒壁内开有通往油缸下腔的油道,所述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具有一球型尾端,所述球型尾端通过一连接件与所述轮轴连接;
立轴套筒,套装在所述升降液压缸的外壁上并通过平键与所述升降液压缸连接,所述立轴套筒的底端固定在所述轮轴上;
回转支承托盘,套设固定于所述升降液压缸的外壁并抵靠所述立轴套筒的顶端;
转向液压缸,与所述车身铰接;
回转支承,所述回转支承的内圈与所述回转支承托盘连接,所述回转支承的外圈固定在所述车身上;以及
转向臂,与所述升降液压缸的上端轴通过平键连接,所述转向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转向臂铰接。
上述的乘行三轮无杆飞机牵引车,其中,所述行走转向驱动机构还包括一个单向齿轮泵,通过液压管路分别与所述升降液压缸和转向液压缸连接。
上述的乘行三轮无杆飞机牵引车,其中,还设置有被牵引机构,所述被牵引机构安装在所述轮轴上。
上述的乘行三轮无杆飞机牵引车,其中,所述夹持举升机构包括:
托盘,对称设置在所述车身后端的中轴线上;
两压紧油缸,对称安装在所述托盘前端;
两前夹持辊,对称安装在所述压紧油缸后端并向后延伸;
两夹持举升油缸,对称安装在所述托盘左右两侧;
两导轨,对称安装在所述夹持举升油缸后端并平行向后延伸;以及
两后夹持辊,分别对称安装在所述两导轨上并向内相对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北京金轮坤天特种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北京金轮坤天特种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44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装秤
- 下一篇:基于无人机的电气设备在线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