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折流板式EGR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3801.7 | 申请日: | 2015-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3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海市伟达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7 | 分类号: | F02M25/07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刘元慧 |
地址: | 31701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板式 egr 冷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却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折流板式EGR冷却器。
背景技术
柴油机具有低油耗、高效率的特点,有着良好的经济性和动力性,实验证明,柴油机比汽油机多节能18%-28%,由于柴油价格低于汽油,所以柴油机比汽油机又可节约燃料费33%-40%。因此,现代技术的柴油机正逐渐成为欧美发达国家的主要车用动力,而车用动力的柴油化趋势也已经成为国际汽车界的共识。但柴油机排放技术的研究落后于汽油机也是不争的事实,高NOx排放一直是阻碍车辆柴油化的瓶颈。
冷废气再循环技术是降低柴油机NOX的有效措施之一,高温再循环废气经冷却器冷却后再与新鲜的进气混合,降低了进气温和燃烧室内燃烧温度的峰值对提高燃油的经济性,有效抑制了NOX在燃烧过程中的生成,降低NOX和碳烟排放均产生积极的影响,而EGR冷却器是冷EGR系统的核心部件,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应用到EGR冷却器的换热器可以分为两种形式:管壳式换热器和板翅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是最传统的通过壁面进行换热的装置,它的应用发展早而广泛,得益于管壳式换热器易于制造,生产成本低,选材范围广,传热表面清洗较方便,适应性强,处理量大,具有高度工作可靠性,能承受高温、高压等优点,很好的满足了EGR冷却器的基本工作要求,成为了EGR冷却器最常见的方式,光管式EGR冷却器的缺点是传热面积小,且其光管对流体缺乏扰动,EGR废气极易沉积附着在光管表面,使得传热效率进一步降低。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废气冷却效果要求越来越高,光管式EGR冷却器已较少使用,应用较多的是改进的光管式EGR冷却器既弓形折流板式EGR冷却器,在光管式EGR冷却器的基础上增加弓形折流板,以提高壳程流体流速,增加传热系数,但是依然存在壳程流体易产生传热和流动死角,传热面积无法充分利用,易结垢,流体阻力大,且当流体横掠管束时,管束易震动,影响冷却器的寿命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折流板式EGR冷却。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
所述的一种螺旋折流板式EGR冷却器,包括壳体、进气室、出气室、隔板和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散热组件,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水管、出水管和安装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由波纹管、螺旋折流板、冷却水室组成,所述散热组件两端通过隔板分别与进气室和出气室相通,所述进气室为双层变径管体中间形成预冷水室,所述进气室管体包括大口径端和小口径端,所述大口径端的内层与所述隔板联接形成进气腔室,所述大口径端的外层与所述壳体联接形成与所述预冷水室通过冷却水通道联通,所述小口径端与进气口连接座联接,所述进气口连接座上连接有进气缓冲波纹管。
所述的一种螺旋折流板式EGR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折流板为支撑换热波纹管的侧面呈波纹状结构的连续螺旋状支撑板。
所述的一种螺旋折流板式EGR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设置在靠近进气室的隔板处。
所述的一种螺旋折流板式EGR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设置在靠近出气室处。
所述的一种螺旋折流板式EGR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固定板设置在靠近进气室处。
所述的一种螺旋折流板式EGR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波纹管内置一层隔热管。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在散热芯组件上设置支撑换热波纹管的侧面呈波纹状结构的连续螺旋状支撑板,使冷却介质沿螺旋板形成的螺旋通道斜向前进,在降低壳程阻力的同时,达到强化传热效果,进气室设计为双层变径管体中间形成预冷水室,减低隔板和进气室的壁面温度,保证了更好的冷却效率,同时缩小了产品的体积,这种设计结构简单,造价较低且清洗方便,显著提高了EGR冷却器的可靠性,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进气室,3-出气室,4-隔板,5-进水管,6-出水管,7-安装固定板,8-波纹管,9-螺旋折流板,10-冷却水室,11-预冷水室,12-大口径端,13-小口径端,14-进气腔室,15-冷却水通道,16-连接座,17-缓冲波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海市伟达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临海市伟达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38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油发动机用不锈钢方管
- 下一篇:一种对撞式活塞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