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枕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74760.7 | 申请日: | 2015-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8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希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希文 |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1565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枕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用具,具体涉及一种组合枕头。
背景技术
传统枕头一般都按9-15cm的高度设计,使用时无论侧还是平卧都是这个高度。正常成年人在侧卧时平均需要9~15cm,而平卧时只需要要6~9cm的高度。市面上普通枕头大都是由中空纤维作为填充物,其重要缺陷是过于松软,支撑度不够,不利于人体颈椎自然生理弯曲。从而导致颈部血液循环不良造成睡眠质量较差、打呼噜、落枕、甚至是颈椎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舒适具有保健效果的枕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组合枕头,包括枕头主体,还包括支撑部,其中所述的枕头主体包括右侧卧枕部、仰卧部和左侧卧枕部依次连接,其中左、右侧卧枕部高度一致且大于仰卧部的高度;其中所述的仰卧部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部,其中支撑部在四角分别设置有连接绳并通过连接绳在仰卧部背部相互之间的连接使支撑部与仰卧部相固定。
支撑部分为上、下两端,从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头顶依靠部、头顶依靠于后脑过渡部、后脑支撑部、颈椎与脑支撑过渡部、颈椎支撑部;其中所述的各部位都为圆柱状,且后脑支撑部的高度小于头顶依靠部、头顶依靠于后脑过渡部、颈椎与脑支撑过渡部和颈椎支撑部的高度。
其中头顶依靠部与头顶依靠于后脑过渡部、颈椎与脑支撑过渡部之间均连接有备用插袋。
优选的支撑部与仰卧部高度相加之后的高度要小于左、右侧卧枕部。
优选的颈椎支撑部内填充有捆扎成圆柱状的香蒲草层。
优选的头主体内部填充有苦荞麦。
有益效果:针对不同卧位时对枕头高度的不同需要把枕头分成三个大部分,改善了传统枕头的结构,大大提高舒适度;颈椎部位采用香蒲捆扎,蒲草即不会过于松软且有一定的韧性可以起到。符合人体颈椎的生理弯曲,使颈肩部呈自然舒展状态。对于颈椎病的预防和康复有很大帮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右侧卧枕部位2、左侧卧枕部位3、头顶依靠部位4、颈椎支撑部5、头顶依靠于后脑过度部位6、颈椎与脑支撑过度部位7、后脑支撑部位8、备用插袋9、备用插袋10、仰卧部11、连接绳。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组合枕头,包括枕头主体,还包括支撑部,其中所述的枕头主体包括右侧卧枕部1、仰卧部10和左侧卧枕部2依次连接,其中左、右侧卧枕部高度一致且大于仰卧部的高度;其中所述的仰卧部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部,其中支撑部在四角分别设置有连接绳11并通过连接绳在仰卧部10背部相互之间的连接使支撑部与仰卧部相固定。
支撑部分为上、下两端,从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头顶依靠部3、头顶依靠于后脑过渡部5、后脑支撑部7、颈椎与脑支撑过渡部6、颈椎支撑部4;其中所述的各部位都为圆柱状,且后脑支撑部7的高度小于头顶依靠部3、头顶依靠于后脑过渡部5、颈椎与脑支撑过渡部6和颈椎支撑部4的高度。
其中头顶依靠部与头顶依靠于后脑过渡部、颈椎与脑支撑过渡部之间均连接有备用插袋。
优选的支撑部与仰卧部10高度相加之后的高度要小于左、右侧卧枕部。
优选的颈椎支撑部4内填充有捆扎成圆柱状的香蒲草层。
优选的头主体内部填充有苦荞麦。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希文;,未经刘希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47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柄陶瓷公道杯
- 下一篇:带闹钟和照明装置的枕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