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钢板桩与混凝土组合的护岸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66388.5 | 申请日: | 2015-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5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矢舟;姜祖良;黄雪军;戴春燕;富方卫;许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盐汇祥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秦山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E02B3/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知专利事务所 33235 | 代理人: | 龙湖浩 |
| 地址: | 3143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钢 混凝土 组合 护岸 结构 | ||
1.一种塑钢板桩与混凝土组合的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塑钢板桩和混凝土压顶,塑钢板桩通过两端相互匹配的连接头连接,混凝土压顶为预制成型,能够与板桩上端稳定扣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钢板桩与混凝土组合的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压顶宽度比板桩高度多 50-170mm,混凝土压顶长度至少与单个板桩宽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钢板桩与混凝土组合的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压顶厚40-100mm,朝向板桩侧有凹槽,形状与板桩上端形状匹配,槽宽比板桩厚度多2-6 mm, 在两个板桩的连接头处凹槽宽度比板桩厚度 多 4-8 mm,槽深2-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塑钢板桩与混凝土组合的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压顶两端边缘中间分别有内大外小的凹槽,两个压顶通过与凹槽匹配的连接块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塑钢板桩与混凝土组合的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块为两端形状对称的燕尾榫。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钢板桩与混凝土组合的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压顶预制成上部为一横板,下部为两个垂直于横板的竖板,上部横板厚40-80mm,竖板厚为30-50 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塑钢板桩与混凝土组合的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压顶预制成近似“ ∏”形,两竖板内侧间距比塑钢板桩高度多2-6 mm,竖板长为150-250 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塑钢板桩与混凝土组合的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下部两竖板 中间沿着板桩连接方向形成板桩上端形状相一致的槽,槽的宽度比板桩厚度多2-6mm, 在两个板桩的连接头处凹槽宽度 比板桩厚度 多 4-8 mm ,竖板长为50-80 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塑钢板桩与混凝土组合的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竖板下端边缘以上50mm处,避开连接头位置,预留直径12 mm 固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盐汇祥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秦山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盐汇祥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秦山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638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墙的顶部模块
- 下一篇:中型捣固车用清扫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