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缓解驾驶疲劳的汽车座椅气囊坐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1530.7 | 申请日: | 201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5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高镇海;陈飞;高菲;胡宏宇;宋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N2/62 | 分类号: | B60N2/62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杜森垚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解 驾驶 疲劳 汽车座椅 气囊 坐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缓解驾驶疲劳的汽车座椅气囊坐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代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座椅的乘坐舒适性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能否有效的缓解驾驶疲劳成为评价座椅性能的重要指标。在以往的座椅设计中,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设计者没有充分考虑人体的生理结构和坐姿体态等因素,所设计的座椅坐垫与乘员臀部不能很好的贴合,不能使乘员的重量均匀分布在坐垫上。
(2)座椅坐垫与乘员长时间接触,坐垫对臀部和大腿的支撑位置和支撑力度不可调,长时间就坐会导致腿部酸疼,腿部及腰胯部供血不足,影响乘员的生理健康。
(3)乘员在长时间乘坐后会调整坐姿,而一般座椅坐垫的支撑为固定位置,无法随着乘员的坐姿变换而调整坐垫的支撑力。
目前国内的汽车座椅坐垫设计中,主要是利用弹性填料作为坐垫部分的主要填充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座椅对人体的包裹。座椅长时间使用后,弹性材料的磨损使坐垫的刚度变硬,降低了座椅的乘坐舒适性,且座椅对人体的支撑力不可调,对人体的支撑位置不可调。有研究人员也提出能适应体型和坐姿的可调气囊座椅垫,座椅垫能在人就坐后根据人体体征实现坐垫对臀部和大腿的全面包裹。但是长时间乘坐后,随着乘员的坐姿改变,坐垫的支撑力和支撑位置无法实时改变,单个气囊的充气量在驾驶过程中无法改变。坐姿改变后,还可能出现坐垫对人体支撑的硬物感,造成乘员的不舒适,反而增加了驾驶疲劳。
针对以上座椅坐垫的设计问题,需要设计一种考虑驾乘人员不同体征和乘坐过程中的姿势变换、满足乘员定制化个性化要求的汽车座椅可调式气囊坐垫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缓解驾驶疲劳的汽车座椅气囊坐垫装置,其能调节座椅坐垫各向支撑力,与驾乘人员的臀部曲线贴合度高、适应不同体征驾乘人员、支撑位置和支撑力可根据乘员的坐姿调整实时变化、可有效降低驾驶乘坐疲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缓解驾驶疲劳的汽车座椅气囊坐垫装置,其安装在汽车座椅坐垫板上,该装置包括坐垫气囊组合、连接管及充气装置,坐垫气囊组合安装在汽车座椅坐垫板上,充气装置固定在汽车座椅坐垫板下侧,坐垫气囊组合通过连接管与充气装置连接。
所述的一种缓解驾驶疲劳的汽车座椅气囊坐垫装置,坐垫气囊组合包括6个独立的气囊,所述连接管包括主连接管和6根歧连接管,每一根歧连接管对应连接一个气囊,所述充气装置通过主连接管与各气囊的歧连接管连接,每根歧连接管上均设有一开闭阀,用于控制对应气囊的充放气,充气装置上还设有泄气门。
所述的一种缓解驾驶疲劳的汽车座椅气囊坐垫装置,坐垫气囊组合具体包括一号气囊、二号气囊、三号气囊、四号气囊、五号气囊及六号气囊,其中,三号气囊、二号气囊、五号气囊和四号气囊在汽车座椅坐垫中部沿乘员大腿方向依次平行布置,二号气囊和三号气囊为一个气囊组布置在乘员左腿下侧对应左臀大肌位置,四号气囊和五号气囊为一个气囊组布置在乘员右腿下侧对应右臀大肌位置;一号气囊和六号气囊分别布置在汽车座椅坐垫垂直于乘员大腿方向的前后侧位置,气囊横置于乘员大腿前沿下侧对应股二头肌和半腱肌位置,气囊横置于乘员臀部后侧对应尾骨肌位置。
与现有的气囊坐垫设计相比,本实用新型描述的气囊坐垫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针对人体的臀部和大腿部的生理构造及长时间驾驶过程中驾乘人员臀部和大腿部的受力分布,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可调式气囊坐垫装置。根据人体臀部和大腿部的生理构造与生物力学特点,将臀部分为左半臀和右半臀进行气囊坐垫支撑的设计,采用四个相对独立的气囊构成臀部的支撑主体,每个气囊位置对应人体臀部的主要承力肌群。每个半臀采用左右两侧支撑,将臀部的作用力分配到两侧的承力气囊上,减小坐骨结点的受力,缓解了臀大肌的张紧程度,使每个半臀的受力均匀,延缓了臀部肌群长时间的高强度压力作用引起的肌肉疲劳,尽可能减小了长途驾驶对驾乘人员臀部肌肉的负荷。
本实用新型同时针对人体不同的坐姿和大腿前沿及尾骨处的支撑力较弱的特点,采用两个独立的气囊分别支撑大腿下部和臀部的尾骨处。利用大腿下部的气囊将乘员的大腿下侧托起,避免了大腿部长期处于悬空状态,减缓了半腱肌和股二头肌由于长期收缩引起的肌肉疲劳。利用尾骨处的气囊将臀部的后侧边缘托起,支撑左右臀大肌的后缘,减缓了尾骨肌的张紧程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乘员的驾驶疲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15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弹簧杯爪的扶手杯托
- 下一篇:一种汽车座椅的减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