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涂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35455.8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9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楠婧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4 | 分类号: | H01L33/44;H01L33/50;H01L41/3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1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涂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建筑材料,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吸收震动和声音的发光涂层的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电致发光,又可称电场发光,简称EL,是通过加在两电极的电压产生电场, 被电场激发的电子碰击发光中心,而引致电子在能级间的跃迁、变化、复合导致 发光的一种物理现象。电致发光物料的例子包括掺杂了铜和银的硫化锌和蓝色钻 石。目前尚没有仅依靠声音或振动即可导致发光的涂料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光涂层的制备方法,通过该制备方法可获 得一种涂层,该涂层的特点是能够吸收震动或声波的能量来自发光。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发光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压电陶瓷颗粒与电致发光粉充分混合,得压电混合粉末;在基底上涂抹一 层导电胶,形成导电涂层;将所述压电混合粉末涂抹在导电涂层上形成压电涂层, 压电混合粉末的厚度控制在2mm以下;在压电涂层上再涂抹一层导电胶,即得所 述发光涂层。
通过上述步骤可在涂层内部形成导电回路,当压电陶瓷颗粒受激产生电压时 就会激发电致发光粉发光。优选的,所述电致发光粉优选直流电致发光粉。
进一步,所述压电陶瓷颗粒与电致发光粉的重量比为:(0.5~2)∶1。
进一步,所述压电陶瓷颗粒经过极化处理。
进一步,所述电致发光粉采用以下步骤获得:以ZnS为基质材料,对灼烧后 的发光材料进行搀铜包膜处理,使发光体颗粒表面形成含有Cu2S的高导电层。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发光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压电陶瓷颗粒与电致发光粉充分混合,得压电混合粉末;在基底上涂抹一层导 电胶,形成导电涂层;将所述压电混合粉末涂抹在导电涂层上形成压电涂层,压 电混合粉末的厚度控制在2mm以下;在压电涂层上再涂抹一层导电胶,即得所述 发光涂层。通过上述步骤可在涂层内部形成导电回路,当压电陶瓷颗粒受激产生 电压时就会激发电致发光粉发光。本发明的发光涂料可实现声音或振动下的自发 光,适合应用在未通电的隧道、洞穴、楼道等地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发光涂层的原料配比
本发明的发光涂层,它主要由下述原料组成:压电陶瓷颗粒100g、导电胶 50g、电致发光粉100g,其中压电陶瓷颗粒经过极化处理。压电陶瓷颗粒的粒径 在70-150微米。
实施例2发光涂层的原料配比
本发明的发光涂层,它主要由下述原料组成:压电陶瓷颗粒150g、导电胶 50g、电致发光粉150g,其中压电陶瓷颗粒经过极化处理。压电陶瓷颗粒的粒径 在80-100微米。
实施例3本发明的发光涂层
本发明的发光涂层,它主要由下述原料组成:压电陶瓷颗粒200g、导电胶 80g、电致发光粉200g,其中压电陶瓷颗粒经过极化处理。
实施例4发光涂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发光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经过极化处理的压电陶瓷 颗粒与电致发光粉充分混合,所述压电陶瓷颗粒与电致发光粉的重量比为:1∶ 1,得压电混合粉末;在基底上涂抹一层导电胶,形成导电涂层;将所述压电混 合粉末涂抹在导电涂层上形成压电涂层,压电混合粉末的厚度控制在2mm以下; 在压电涂层上再涂抹一层导电胶,即得所述发光涂层。通过上述步骤可在涂层内 部形成导电回路,当压电陶瓷颗粒受激产生电压时就会激发电致发光粉发光。优 选的,所述电致发光粉优选直流电致发光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致发光粉采用以下步骤获得:以 ZnS为基质材料,对灼烧后的发光材料进行搀铜包膜处理,使发光体颗粒表面形 成含有Cu2S的高导电层。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 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 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 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楠婧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楠婧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354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