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吡嗪磷光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987927.3 申请日: 2015-12-24
公开(公告)号: CN105418686A 公开(公告)日: 2016-03-23
发明(设计)人: 郑卫国;郭少宇;段陆萌;刘爱军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北达聚邦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F15/00 分类号: C07F15/00;C09K11/06;H01L51/54
代理公司: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 11388 代理人: 王红俊;常亚春
地址: 100048 北京市海***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磷光 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致磷光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吡嗪磷光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998年Thomopson和F?rrest合作将磷光材料八乙基卟啉铂(PtOEP)掺杂在Alq3中作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层,将外量子效率和内量子效率分别提高到4%和23%,从而开辟了磷光电致发光的新领域(Nature,1998,vol.395,151-153)。自从以PtOEP为发光体的早期磷光电致发光器件证明了电致发光器件效率可以通过三重态的激子的参与而提高以后,有关磷光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Ir(III)配合物由于磷光寿命相对较短和发光量子效率高,而成为电致发光领域研究的热点。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发光原理是在正向电压作用下,空穴和电子分别从阳极和阴极注入,这两种载流子经过传输在有机发光功层中复合,形成激子,产生辐射发光。然而在OLED中,一般有机材料的电子迁移率很低,而空穴迁移率比电子迁移率高,这样器件内部的电子-空穴不平衡,会导致器件效率降低,效率衰减较快,稳定性降低等(L.S.Hungetal,Mater.Sci.Eng.R-Rep,39(2002)143–222)。由于吡嗪类配体比只含一个氮原子的吡啶类配体具有更高电子亲和势,更适合作为电子受体单元应用于光电材料中以提高材料的电子传输和注入性能(MartinR.Bryceetal,J.Mater.Chem.,2005,15,94–107)。吡嗪类铱配合物由于双氮原子的影响,在改进发光性质以及配合物的稳定性等方面有积极意义。我们已对吡嗪类铱配合物作了一些研究,并已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且在当时研究认识水平下制备的发光器件都得到了很好的结果(郭海清,张国林等,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Vol.25,397-400;郭海清,张国林等,物理化学学报,(2003),19(10):889-891;HaiqingGuoetal,journaloforganometallicchemistry694(2009)3050-3057)。在对发光器件的进一步研究表明,用三环金属铱配合物做发光层掺杂的器件比Ir(C?N)2(acac)作掺杂的器件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器件寿命更长,更适合在照明、显示等领域的应用。

文献调查显示,合成Ir(C?N)3的一般采用MarkE.Thompson等人2003发表的文章中的方法(J.Am.Chem.Soc.(2003),125,7377-7387)。但是此文章中的几种方法每步一般需24小时,且面临原料贵或步骤多的问题。同时,文章中的方法还面临生成面式和经式同分异构体的问题,需要过柱或重结晶来提纯,不利于工业生产。虽然ShinAoki等人通过其它方法使反应选择性的生成面式结构,但需循环反应3次,每次反应24小时,所耗时间过长(ShinAokietal,Inorg.Chem.(2011),50,806–818)。虽然HideoKonno等对微波法合成Ir(ppy)3进行了初步研究(ChemistryLetters(2003),Vol.32,No.3,252),但是张国林等人在尝试用微波法合成吡嗪类三环金属铱配合物时效果不好,后处理需过柱(Guo-linZhangetal,Chin.J.Chem.Phys.(2010),23,355;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1161663B)。这表明,微波法合成吡嗪类三环金属铱配合物的反应条件还需进一步优化,简化后处理过程,使其适合工业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合成一类具有不同发光波长的新型的磷光吡嗪类铱配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吡嗪类铱配合物的方法,其合成步骤简单,后处理简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上述吡嗪铱配合物作为发光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器件测试结果显示其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吡嗪磷光铱配合物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其中,R1是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R2、R3、R4、R5、R6、R7相互独立的为H或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本发明的铱配合物是三(2-甲基-3-苯基吡嗪)合铱,化学结构式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达聚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达聚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79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